传染病学流脑.pptx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s)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该菌经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炎症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淤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可危及生命 ;【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球菌又称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s) 属奈瑟菌属,革兰阴性球菌, 呈肾形或卵圆形,凹面相对常成对排列,或四个相联, 有荚膜,有菌毛,无鞭毛,不形成芽孢。 ;;多种抗原系统 : 夹膜多糖抗原:群特异性,13个血清群,A、B、C群, 其中C群的毒力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 外膜抗原:外膜脂质和外膜蛋白。 1 外膜脂质:脂寡糖抗原(LOS),12个血清型, 主要的致病因子。参与致病的多个环节。 2 外膜蛋白抗原:分为H.8蛋白、1型、2型和3型 菌毛抗原:型特异性,致病有关 内毒素和菌毛是主要致病因素 ;;需与其他萘瑟菌鉴别: 脑膜炎萘瑟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 产酸不产气 不发酵乳糖、果糖和蔗糖, 氧化酶试验阳性;;1、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特别是前者 带菌者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作为传染源意义更大 潜伏期末至发病10天内具有传染性 本病的隐性感染率高,(免疫力有关) 在流行期间,鼻咽部带菌率达50%以上, 以A群为主,但非流行期间以B、C群为主 ;;;3、人群的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儿童, 5岁以下, 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抗体水平下降) 60%~70%隐性感染,30%上呼吸道感染和出血点型,典型流脑仅占1%。 新生儿有来自母体的杀菌抗体故发病很少。但2-3个月后即可发病。抗体水平(20岁左右达成人水平)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有菌群间交叉免疫, 但不持久。 ;4、流行病学特征: 全球分布,呈散发或流行性发病 在非洲的次撒哈拉地区???地方性流行 我国各地区均有报道。 1984年 A群 多糖菌苗接种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仍有局部爆发 本病呈周期性流行,约每3~5年小流行, 每8~10年大流行(因为相隔一段时间后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逐渐积累增加) 冬春季节,每年的11月份开始,次年的2-4月份高峰, 5月份下降,流行多从北方开始向南方扩散 ; 【发病机制】 ;发 病 机 制(普通型);1、细菌黏附并透过黏膜:;2、进入血流(败血症): 内毒素很重要,可引起全身施瓦兹曼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收缩,回心血流减少,心排量下降,血压下降 肺循环内血栓形成,血压进一步下降 心肌损害,心排量进一步下降 肾上腺出血 ;3、侵入脑膜(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机制;【病理解剖】;【临床表现】 ;普通型 最常见,约占90%左右。病程可分为四期: ①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约1~2 d。多数常无前驱症状。部分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咽拭子培养常可发现病原菌。 ②败血症期:常突发畏寒、高热伴头痛、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状。幼儿有哭闹、拒食、烦躁不安及惊厥等。部分患者有单纯疱疹;多数病人有特征性皮肤表现: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大小1~2mm-1~2cm,开始为鲜红色,以后为紫红色,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血液和皮肤瘀点中可发现病原菌。约1-2天内发展成脑膜炎 ;③脑膜炎期:多与败血症症状同时或稍后出现。 持续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颅内高压症)及脑膜刺激征(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婴儿可表现为前囟隆起——应注意因呕吐、失水造成前囟下陷)。 重者可有谵妄、惊厥和意识障碍。 脑脊液中可发现病原菌。 ;④恢复期:经有效治疗2~5 d后患者症状、 体征好转至消失。常在1-3周内痊愈。约10%患者可出现口周疱疹。 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表现,多见于病后7-14天,以关节炎较明显,可同时出现发热伴心包积液。;;1、败血症休克型; 2、脑膜脑炎型 ;3、混合型: 是本病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婴幼儿流脑: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除高热、呕吐、拒食、啼哭、惊厥外, 还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