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和根茎类生药.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黄而故名。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吴普谓:“生蜀郡(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八月采根,根有黄汁。” 苏颂谓:“以蜀川锦纹者佳。……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麦者(与今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相符)。 综上所述: 在植物来源方面: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掌叶组的大黄,结合本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大黄相符。 在质量方面:古本草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大黄为好。 关于混淆品: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山大黄” (原植物为华北大黄 Rheum franzanbachii Munt.)相当。 ;来 源;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 直立,粗大,中空。 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 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 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 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 唐古特大黄——极似掌叶大黄,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鸡爪状,故名鸡爪大黄)。 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相近,但本种叶片浅裂,(一般仅达1/4)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较大,黄白色。 ;采收加工;资源分布;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 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结表面光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 断面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有放射状纹理。 气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皮部;显微鉴别;第11页/共54页;第12页/共54页;粉末特征: 大型的草酸钙簇晶,直径可达190um,棱角大多短钝。 大型的网纹导管多,非木化,亦有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淀粉粒众多,单粒圆球形、长圆形,脐点大多星状。;蒽醌衍生物 游离型:为抗菌成分。 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 结合型:为主要泻下成分。 双蒽酮甙:番泻甙(sennoside)A、B、C、D。泻下作用最强。 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甙。具一定的泻下作用。 鞣质类 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为收敛成分,具收敛止血的作用。 尚含四种大黄酸甙(rheinosides)A、B、C、D。亦为泻下成分。;理化鉴别;薄层鉴别: 对照品:大黄酸、大黄药材 吸附剂:硅胶H薄层板 展开剂: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质量评价;附 注;藏边大黄;国外用药情况: 亚洲药典 除收三种正品大黄外,还收信州大黄(R.corianum.)及其杂交种。 日本药典 同亚洲药典,并注明信州大黄为朝鲜大黄(R.corianum.)与掌叶大黄的杂交种,并规定大黄及大黄粉:(HPLC法测定)番泻苷A的含量规定应在0.25%以上。 印度药典 用波叶组藏边大黄(二次大战后大量输入美、英等国)。 朝鲜用大黄为(R.undulatum.) 美、英药典 收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及其杂交种。英国药典规定每100g含番泻苷A≥1.0%,总蒽醌≥3.5%,不得检出土大黄苷。45%的乙醇醇浸出物大于35.0%。每100g含总灰分≤10.0%。含酸不溶性灰分≤8.0%。 前苏联药典 收唐古特大黄(作为掌叶大黄的变种)。 德国药典 收掌叶大黄、药用大黄。 苏、英、西德均规定其总蒽醌含量不得少于3.0%,苏、英、日、德还规定了检查异种大黄土大黄苷项。 目前各国评价大黄的优劣,即以结合型蒽醌衍生物的含量和土大黄甙反应为指标。;信州大黄;川乌 Radix Aconiti 附子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一般于栽后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将子根与母根分开,洗净泥土、须根。母根晒干称川乌。子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 ????1.盐附子 将个大的子根放入盐卤(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浸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凉晒,至表面出现大量盐霜,质地变硬为止。 ????2.黑顺片 选中等大小的子根,浸盐卤液中数日后,与浸液共煮至透心,捞出,用水漂洗,纵切成约5mm的厚片,用水浸漂,并加用红糖与菜油炒成的调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色,取出蒸透,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 3.白附片 加工方法与黑顺片略同,但不加调色液,煮至透心后,剥去黑褐色外皮,纵切成薄片,用

文档评论(0)

quanxinquan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