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课程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级学号: xxx 姓 名: xx 指导教师: xx 起屹日期: 2016年1月11日~2016年1月15日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1.概述 (1)课程设计名称、目的和要求。 (2)工程和作业区概况、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3)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2.平差方案的技术设计 (1)平差原理。 (2)技术要求。 (3)平差模型的选择和探讨。 (4)计算方案的确定及依据。 (5)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 3.平差计算的过程和质量评价 (1)平差方案执行情况。 (2)计算过程说明。 (3)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和效果。 (4)控制网测量数据的质量评价。 4.课程设计成果及体会 (1)平差成果。 (2)课程设计效果、经验、体会、设想和建议。 (3)上交成果和资料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清单。 概述 课程设计名称、目的和要求。 名称: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数字化测图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 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基本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测量平差原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学会对实际工程的有关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认真复习“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中的有关知识,收集测区已有的各种资料,了解工程概况,查阅相关平差资料,分析比较各种平差模型,写出你所选用的平差方案的理由。 各种数据的计算应运用Excel和MATLAB 完成,计算过程要写入报告中,并尽可能利用Excel表格或编写MATLAB 函数完成各重复计算,Excel表格或编写的MATLAB 函数要写入报告中。 工程和作业区概况、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数字化测图项目按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布设一个一级导线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该项目位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门紧邻浦珠南路,后面临沿山公路,总地势为丘陵地形,高差变化复杂,数目茂密,所以对于导线的布设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1.导线网图 1、已知点成果表 点 名 坐 标(m) X Y A B C D 2、角度和边长观测值 编号 角度观测值β ° ’ ″ 编号 边长观测值S (m) 1 73 10 56 1 2 74 52 40 2 3 142 02 35 3 4 161 32 27 4 5 129 28 30 5 6 76 07 25 6 7 115 56 46 7 8 103 07 26 8 9 119 06 18 9 10 90 47 07 10 11 195 55 25 11 12 160 54 10 12 13 74 16 58 13 14 127 54 37 14 15 220 57 49 15 16 213 43 05 16 17 149 31 09 17 18 82 55 35 18 19 159 31 52 19 20 73 11 17 21 173 13 50 22 261 59 30 23 233 39 16 24 87 03 50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已有闭合导线简易平差计算表,已知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为mD=2mm+2ppm·D ,各个角度测量精度相等,中误差均为5″。 (3)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完成了该项目平差任务,得到了平差坐标成果,点位误差以及误差与误差椭圆元素E,F,φE,整理得到成果表 2.平差方案的技术设计 (1)平差原理。 高斯最小二乘法原理,即VT*P (2)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300 m,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 cm。 平差模型的选择和探讨。 导线网数据处理手工计算量比较大,经典平差理论有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以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这四种,对于导线网,边角较多,数据处理量较大,我们习惯上采用间接平差,因为间接平差中可以假设各未知点的坐标为参数,通过平差计算可以算出=即为未知点的协因数阵,而协因数阵的对角线元素代表各点的协因数,在精度估算方面比较方便,而且边角网间接平差模型比较整齐,只需要列出各个角度和边长的改正数方程即可容易的得到系数阵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in_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