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支架固定 在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甚至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股骨骨折中,使用内固定容易引起感染,可采用外支架临时固定后转为内固定,也可一直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外固定针道感染几率高,对关节功能尤其是膝关节功能有较大影响,因此外固定支架在股骨干骨折中不作为第一选择,只有在复杂骨折,伴软组织损伤,骨不连或骨折端感染时根据临床经验使用。 五、功能锻炼 早期:麻醉消退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用力背屈踝关节活动,循序渐进,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同时给予患肢皮肤按摩及揉捏等 中期:对稳定性骨折,从术后第3d开始,只要患者能耐受疼痛,就可用下肢CPM进行被动锻炼;不稳定性骨折术后2W可用下肢CPM进行被动锻炼,角度从10°开始 后期:(4-6周)下床不负重至负重功能锻炼,健侧负重,患肢做屈髋、屈膝、踢腿、下蹲等动作 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6-8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 六、并发症 1.切口感染、骨髓炎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 4.内固定断裂 股骨干骨折 2017-12-02 圆月弯刀 著 股骨干是指股骨小转子下 2~5 cm至股骨髁 上2~4cm之间的管状骨 此类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6% 多发生于20-40岁青壮年,其次为10岁以下儿童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成人发病比例有增多趋势 男多于女,约2.8∶1 应用解剖 1.股骨粗线(嵴):后方有一隆起的粗线,为后肌群附着处,滋养血管沿股骨嵴进入。 切开复位对位标准。 前面 后面 股骨干 股骨粗线 一、骨骼 2.股骨外观呈向前向外的弧度,于中1/3更为明显,有利于伸膝功能。 3.其髓腔呈圆形,上、中1/3的内径大体一致,下1/3的内径较膨大,以中1/3交界为最窄。 前面 后面 股骨干髓腔大小 二、肌肉 1.股骨干由三组肌肉包围,其中伸肌群最大,由股神经支配;屈肌群次之,由坐骨神经支配;内收肌群最小,由闭孔神经支配。 2.外展肌附着于股骨大粗隆,股骨干周围没有足够的外展肌群,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远端常有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成角倾向。 3.股骨周围肌肉丰富,骨折后易移位,完全骨折后均不稳定,肌肉、肌腱易发生粘连,影响膝关节伸屈。 前面 后面 三、血管神经 1.在大腿周围有股动脉及其分支分布。 2.坐骨神经在大腿后方行走。 3.在股骨干下1/3血管、神经紧贴骨骼,此处骨折易并发神经、血管损伤。 股动脉 坐骨神经 二、病因病理 股骨干骨折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多于女。 ㈠病因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引起。 直接暴力多引起横断或粉碎骨折,间接暴力多引起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均为不稳定骨折。 儿童可为青枝骨折或不完全骨折,为稳定骨折。 ㈡病理 骨折断段受肌群及下肢重量的影响,出现不同的移位表现。 ⒈股骨干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向后、向上、向内移位。 上1/3骨折 中1/3骨折 ⒉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断端移位,无一定规律。一般视暴力方向而定。多数因内收肌的作用,骨折远端向内上、后上移位,向前外成角。 ⒊股骨干下1/3骨折时,受膝后关节囊和腓肠肌的牵拉,骨折远端一般向后移位。 腓肠肌 神经血管 ㈢并发症 1.失血性休克一侧闭合的股骨干 骨折,其失血量可达500~1500毫升,故失血性休克最常见。 2.此外还可并发挤压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 3.血管、神经损伤(下1/3骨折)等并发症。 三、诊断要点 1.外伤史; 2.局部肿、痛、瘀、活动受限; 3.局部畸形、骨擦感和异常活动; 4.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5.诊断应包括骨折的部位、是否为开放性损伤; 6.注意股骨干骨折所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有并发症者伴相应症状及体征。 四、辅助检查注意 1、X线:股骨干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注意包括受伤部位邻近的上下两个关节,明确骨折诊断、骨折类型等,需要时摄健侧对比。 2、CT检查: 对诊断有疑问时,可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类型、程度,可进行三维重建,立体了解骨折形态。 3、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查:对疑有血管损伤的患者能及时了解其血管情况。 4、MRI检查:可了解血管、韧带、半月板等组织的损伤情况。 五、鉴别诊断 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老年、各种营养不良和内分泌等因素可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皮质萎缩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主要影响脊椎骨、股骨颈、掌骨等。老年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妇女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肱骨上端及桡骨下端骨折较为多见。肢体瘫痪、长期固定或久病卧床等可引起局部废用性骨质疏松而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