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古印度建筑 四、婆罗门教建筑? 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制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涩结构。其外形从台基到塔顶连成一个整体,布满雕刻。建筑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体量不大,有一间神堂和一间门厅,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于高台基上。门厅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为密檐式方锥形顶,最上端是一个扁球形宝顶。神堂上面是一个方锥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线柔和,塔顶也是扁球形宝顶。神堂里一间圣殿,四面正方位开门。整个庙宇象征婆罗门教湿婆、毗湿奴、梵天三位一体神。 科纳拉克的太阳寺 南部寺院规模庞大,通常以神堂为体,还有僧舍、旅驿、浴室、马厩等 ; 周围有长方形围墙。神堂顶上,每边围墙中央的大门顶上都有高耸的方锥形塔,造型挺拔、简洁,虽满布雕刻,仍保持单纯几何形体的轮廓。典型的例子是马杜赖的米纳克希腊庙。 南塔门的局部,据说塔门上有3000个神像 庙里的一个局部 中部寺庙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内为僧舍或物库。院子中央宽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它的两侧和前方,对称地簇拥着3个或5个神堂。神堂平面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独立,塔身轮廓为柔和的曲线,有几道尖棱直通相轮宝顶。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几座独立的神堂和柱厅联为一体。 贝鲁尔神庙主门内侧 贝鲁尔神庙 五、耆那教建筑? 耆那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公元1000~1300年间主要在北方兴建寺庙,其形制与婆罗门教庙宇差别不大。主要特征是有一个十字形平面的柱厅,柱子和柱头上长长的斜撑支承着八角形或圆形的藻井。藻井精雕细琢,极其华丽。 耆那教是印度的古老教种,教义种吸取了佛教的部分内容。提倡苦修禁欲,甚至以残酷地折磨肉体来祈求福祉。10至13世纪,在印度北部建造了大量的耆那教庙宇。 耆那教庙宇的建筑特点: 形制同婆罗门教相似 较为开敞、不全封闭 十字形柱厅、叠涩而成八角或圆形藻井 内外满铺雕塑、工艺精巧、装饰华丽 用透雕或圆雕、雕刻较深、过于繁琐 设荣誉塔-大理石建造、仿多层木塔结构 代表作:阿不山-耆那教圣地 阿不山的迪尔瓦拉庙 阿不山的泰加巴拉庙 耆 那 教 巨 型 石 雕 像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位于印度南方的卡纳塔克邦,是一尊高达17米的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大雄的石雕像。这座巨型石雕像是印度雕刻家、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湿塔米内的杰作。雕刻于10世纪统治南印度的恒加王朝时期。从下面到达大雄雕像脚下,需要攀登600余级石阶。耆那教是与印度教、佛教同时兴起的古老宗教,教徒虽然不多,影响却很大。耆那教的经典以和平主义为基础,反对伤害众生,主张苦行主义。耆那教徒每12年在大雄雕像前举行一次大典,下一次大典将在2017年举行。 帕什瓦那神庙 六、伊斯兰建筑(公元600~1500年) 主要建筑类型是清真寺和宫殿。清真寺的平面布局大都是矩形的庭院,内有 一间祈祷大厅,格局完全对称。外表用琉璃砖,抹灰刻花贴面砖图案或彩色 石条块,装饰富丽堂皇。装饰运用圆形、方形等几何符号构成象征性的图 案,结合叶饰和阿拉伯文字。著名的泰吉玛哈尔陵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代表作,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阿格拉城堡 库 特 勃 记 功 塔 该塔被称为“印度斯坦七大奇迹”之一,1193年由奴隶王朝第一个国王古特伯·乌德·丁开始修建,后由其继承人在14世纪中叶最后完工。塔高75.56米,底层高达29米。塔呈赭红色,由红砂石建成。塔身上镌刻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文和各种花纹图案。塔内有397级台阶,可由此直登塔顶悬台。高塔是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融合的建筑物。 胡马雍墓 胡马雍墓是印度的建筑在莫卧儿帝国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18世纪以前,这个帝国的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在他们身后留下了若干出色的大型建筑,可以说,除了莫卧儿帝国的第六代统治者奥朗则布以外,所有早期的印度莫卧儿统治者都是伟大的建筑师。胡马雍墓却不是墓中这位莫卧儿帝国第二代统治者本人的杰作。这座1569年初建成的印度现存最早的莫卧儿式建筑,坐落在德里东部朱木拿河畔,是1565年由帝后哈克·贝克姆主持修建、米拉克.朱尔扎.吉亚斯设计的。 崇拜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时,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经学院和城堡。这些建筑的形制虽受中亚、波斯的影响,但已具有独立的特征。穹顶有很大改进,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顶为中心作集中式构图,四角有体形相似的小穹顶衬托。立面设有尖券的龛。墙体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装饰。广泛使用大面积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筑轮廓饱满,色彩明朗,装饰华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泰吉?玛哈尔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