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故事大全_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docxVIP

传统美德故事大全_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美德故事大全_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东汉时期,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震。杨震家境贫寒,还有老母亲要奉养,只能一面教书,一面靠种地来维持生活。 杨震五十岁那年,被派往东莱做太守,管辖好几个县。上任的路上,他路过昌邑县,住了一晚。昌邑县正属东莱太守所管辖,而县官王密,恰恰是杨震的学生。 晚上,王密单独拜见杨震,看旁边没有人,悄悄从袖子里掏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 在旧社会,下属给上司送礼以求得庇护,本是公开的秘密。杨震却很不高兴,沉下脸对王密说:“咱们相处了许多年,你怎么一点儿都不了解我呢?快把黄金收回去!” 王密还以为他假意推让,连忙说:“这会儿夜深人静,您收下吧,没有人会知道的。” 杨震摇摇头,说:“不对,这件事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哩!” 王密听了,满面羞愧地走了。 杨震做官十分廉洁,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不拿不应该得的钱财。他的生活也很俭朴,家里常吃素菜,出门不坐车子。老朋友劝他替子孙积点钱财,他说:“只要后世的人指着我的子孙说,这是清官的后代,就是最厚的遗产了。” 陆游,南宋诗人。他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 到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这位伟大而杰出的爱国诗人,直到临终,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国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这种至死不渝的报国信念,这种炽热的爱国激情,多少年来同他那不朽的诗作一样被人们传诵。 1210年春天,85岁高龄的爱国老诗人陆游生病在床,吃药也不见效,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最后几天里,陆游已茶饭不进,不能说话了。 全家人围在他身边,满含热泪,悲痛万分。一天,他忽然示意要坐起来,家人只好扶着他坐好,他又让家人把窗户打开。他透过窗口,翘首北望,眼含热泪,思绪难平。 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亲眼看到金兵蹂躏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挥戈跃马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国仇未报,一腔爱国热情只好倾注笔下。“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增无减;“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他的报国壮志,老益弥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收复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涂炭,自己壮志未酬,所有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泪如雨”? 诗人明白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又一会儿窗外,忽然指指书案,家里人明白,他要写诗。儿子端来了笔砚,跪在他身边。他那颤抖的手拿起笔刚刚写了“示儿”两个字,便喘成一团。但他不肯作罢,用尽最后的力气,哆哆嗦嗦地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千古传诵的《示儿》诗,是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留下的最后心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