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励志小故事
去年年底,香港,有一个人在酒店与大海一同失眠了。他站在窗前,让来自维多利亚海湾的海风平息他内心的汹涌澎湃。第二天,他创办了16年的谭木匠公司,就要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了。从窗前转身回来,他坐下,打开一个普通的木盒子,在灯下静静凝视着。
这个人,就是来自三峡的谭传华,他凭着一把小梳子,成为享誉中国的梳子大王。
那天晚上,他独自凝视的盒子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呢?盒子里面,是张2元人民币。其实,已经有10多年了,谭传华一直默默坚持着这样一个在外人看起来奇怪的举动,那就是常常到公司陈列室,打开这个盒子,一个人独自凝视着这张2元钞票。
这张2元的钞票,诉说着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故事。
1993年春天,流浪了大半个中国的谭传华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自己的企业——用深山木材生产梳子。4月的街头,春意荡漾,谭传华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公司员工把生产出的第一批木梳投放到市场上去公开吆喝叫卖。可是,一天下来,谭传华和员工们嗓子喊哑了,腰站得酸痛了,眼睛望穿了,却只卖出了一把最小的梳子,成交价格是2元钱。那是由一个背着背篓的乡下妇女买下的,她怯生生地问:“你们生产的这个梳子,好用吗?”谭传华使劲点头说:“大姐,你放心用,绝对好用。”然后,他感激地望着这位乡下女子离开的背影。
那天从街上回来,谭传华和整个公司的人,都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默默收起那张2元钱的钞票,把它藏在一个黄杨木的盒子里。随后,谭传华召集员工们开了一个会,他大声对跟随自己创业的员工们说:“兄弟姐妹们,别怕,跟着我谭传华干下去,我们就从2元钱开始起步吧,毕竟,我们实现了零的突破,从2元开始,到200万、2000万……”
励精图治,好木沉香。当年7月,谭传华公司生产的梳子,在一个新产品博览会上赢来了9600元的销售收入,到年底,这个数字迅速蹿到了65万元。到2021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实现了2个亿。谭传华在中国各地的专卖店遍地开花,达到了800多家。他还把专卖店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有人问谭传华,到底是什么精神动力,支撑着他把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做到了今天这么大。谭传华淡然一笑说,是那木盒子里的2元钱。他说,当他的事业陷入绝境或者干得风生水起时,他都要打开那个盒子,默默看一看那张2元的钞票。
就是这张2元的钞票,曾经让谭传华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1995年6月,公司生产的一把梳子被顾客投诉,因为质量出现了一点小问题。谭传华查看后,迅速收回发放到销售商手里和存放在车间里的15万把梳子。在公司大门前的坝子里,他来到堆放成小山的15万把梳子前,亲自点火,将之全部付之一炬。熊熊火光中,公司员工们泪光盈盈,那可是他们的心血啊。等全部梳子燃烧成灰烬后,谭传华才掏出那个木盒子。拿出那张2元钞票动情地对员工们说:“你们还记得吗,这是我们卖出第一把梳子的2元钱!今天,我们烧掉这15万把梳子,因为它们是次品,是不合格的产品,我们要的,是像你们每个人一样,是我们企业的精品!”
谭传华说,当他的事业达到一个顶峰时,各种荣誉也铺天盖地蜂拥而来,但总有一个天籁之声在内心响起,时时提醒他,请随时做好准备,从2元钱开始起步。
2元钱的盒子,成了谭传华终身感恩的“月光宝盒”。2元钱的飞奔,就是谭传华,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之路;2元钱的飞奔,让一个企业扎根最初的泥土,成长为参天大树。
每天晚上主人都要点亮蜡烛,在烛光下看书读报。一天,蜡烛从主人阅读的报纸上看到人们赞颂蜡烛的文章。顿时,他觉得自己功勋卓著,有点飘飘然。
几天过去了,它没听到主人夸奖它,心里有点不服气,决定让光亮小一点。主人看蜡烛,凑近了一点继续看书。第二天,蜡烛决定让光亮再小一点。主人盯着一下,还是不吭声,只是又凑近了一点看书。第三天,蜡烛决定不发出亮光,让主人尝尝没有烛光的滋味。主人划了好几根火柴,蜡烛没亮。于是主人买了一盏油灯,屋子里更亮了。
从此,蜡烛被扔在了角落里,再也没有人理睬。
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这是周涛自嘲尚不出名时的名言。
我认识一个女人,她执著于一件事——在10年里默默寻找丈夫留在西藏的两座坟墓。20年了,她一如高原上的格桑花,静静地绽放着。
第一个10年
1990年5月,王小宁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从老家陕西长安赶到西藏某兵站看望丈夫。可是,丈夫的车队要开拔远行。王小宁默默地带着女儿回了老家。她盼着丈夫早日归来,可是盼来的却是噩耗——1990年10月18日,丈夫发生车祸,人和车落入了帕隆藏布江,坟墓里埋葬的是几件旧衣服。几个月后,战友们在出事地下游河滩上发现一堆尸骨,上面附着一些紫红色的毛衣碎片,有个战友认出这是王立波的毛线衣。于是,战友们将骨骸收回,在他坟墓的旁边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