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pptxVIP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 DNA的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Chapter 6 DNA Damage、Repair and Gene Mutation) ;第6章 DNA的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6.1 DNA损伤的概念 6.2 DNA的修复 6.3 基因突变;6.1 DNA损伤的概念 DNA损伤(DNA damage):是指在生物体生命过程中DNA双螺旋结构发生的任何改变。包括: (1)单个碱基的改变 通过复制过程改变子代的遗传信息。 (2)双螺旋结构的异常扭曲 对DNA复制或转录可产生生理性伤害。;引起DNA损伤的因素: (1)自发性损伤(复制中的损伤、碱基的自发性化学改变、自发脱碱??、细胞的代谢产物对DNA的损伤); (2)物理因素引起的损伤(电离辐射、紫外线); (3)化学因素引起的损伤(烷化剂、碱基类似物)。;6.1.1 DNA分子的自发性损伤 是指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配对时产生的误差,经过DNA聚合酶“校正”和单链结合蛋白等综合校对因素作用下仍未被校正的DNA的损伤。包括: 1. 互变异构移位 2. 脱氨基作用 3. DNA复制中的错误 ◆碱基错配 ◆DNA聚合酶的“打滑” 4. 活性氧引起的诱变 5. 碱基丢失 ;1. 互变异构移位 DNA碱基上的酮基或氨基都位于杂环上N原子邻位,能形成氨基-亚氨基互变异构或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 ;碱基发生氨基-亚氨基互变异构时,发生A-C、G-T错配。 碱基发生酮式与烯醇式结构互变, 发生A-C、T-G错配。 每条新生DNA链上这种由碱基异构化所导致的突变率在10-8~10-9。;2. 脱氨基作用 碱基的环外NH2有时会自发脱落,使C→U、A→次黄嘌呤(H)、G→黄嘌呤(X),DNA复制时,U-A、I-C、X-C配对,导致子代DNA序列错误。 胞嘧啶自发脱氨基的频率为每个细胞每天200个左右。;自发脱氨基作用引起的碱基转换 ;3. DNA聚合酶的“打滑” DNA聚合酶易在模板上有几个相同碱基串联(微卫星)的部位打滑,聚合酶在模板链上的滑移易于造成缺失,在生长链上的滑移易于造成插入。;4. 活性氧引起的诱变 细胞代谢副产物O2-、H2O2等会造成碱基损伤,产生胸腺嘧啶乙二醇、羟甲基尿嘧啶等碱基修饰物,引起碱基配对错误。 ;5. 碱基丢失 自发的脱嘌呤和脱嘧啶:DNA分子在生理条件下可通过自发性水解,使嘌呤碱和嘧啶碱从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上脱落下来。据统计,一个哺乳动物细胞在37℃,20小时内通过自发水解可从DNA 链上脱落约1000个嘌呤碱和500个嘧啶碱。在一个长寿命的哺乳动物细胞(如人神经细胞)的整个生活周期中自发性脱落嘌呤数约为108个嘌呤碱,占细胞DNA中总嘌呤数的30%。每个细胞每小时脱去的嘌呤碱和嘧啶碱数分别平均为580个和29个。 碱基脱落形成AP位点。 热和酸等都可使嘌呤和嘧啶从DNA链的核糖磷酸骨架上脱落,形成AP位点(Apurinic or??Apyrimidinic site )。;6.1.2 物理因素引起的DNA损伤 1、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 DNA分子损伤最早就是从研究紫外线(ultra violet, UV)的效应开始的。当DNA受到最易被其吸收波长(~260 nm)的紫外线照射时,主要是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嘧啶以共价键连成二聚体,其中最容易形成的是TT二聚体。; 人皮肤因受紫外线照射而形成二聚体的频率可达每小时5×104个/细胞,但只局限在皮肤中,因为紫外线不能穿透皮肤。但微生物受紫外线照射后,就会影响其生存。;2、电离辐射引起的DNA损伤 电离辐射损伤DNA有直接和间接的效应,直接效应是DNA直接吸收射线能量而遭损伤,间接效应是指DNA周围其他分子(主要是水分子)吸收射线能量产生具有很高反应活性的自由基进而损伤DNA。电离辐射可导致DNA分子的多种变化:   ① 碱基变化 主要是由OH-自由基引起,包括DNA链上的碱基氧化修饰、过氧化物的形成、碱基环的破坏和脱落等。一般嘧啶比嘌呤更敏感。   ② 脱氧核糖变化 脱氧核糖上的每个碳原子和羟基上的氢都能与OH-反应,导致脱氧核糖分解,最后会引起DNA链断裂。 ; ③ DNA链断裂 DNA双链中一条链断裂称单链断裂(single strand broken),DNA双链在同一处或相近处断裂称为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oken)。虽然单断发生频率为双断的10-20倍,但还比较容易修复;对单倍体细胞(如细菌)一次双断就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