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12)(总20页).docVIP

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12)(总20页).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12) 第1课: 课题:魔幻的颜色 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悉三原色。 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以后产生的色彩转变,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1. 可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 可否别离说出三个间色别离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 可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 可否记住三原色和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利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而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熟悉三原色。而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必然会有不同,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别离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觅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整理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季,冬季)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诞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本地的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初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式作画。最初利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画风光。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光,1914年回到和来创建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腕,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硕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必然关系的表现对象。他以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腕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式。”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彼此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种对力的平衡处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和利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第2课 课题万花筒 领域 设计、应用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 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评价建议 1. 可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 可否用“先设计一个花腔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 可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4. 如何引导学生在设计、应用领域学习。 5. 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制定设计方案。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子,胶水等工具。 2. 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子,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腔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腔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而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 发展阶段 首先可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咱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腔,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腔,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式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路剪,用印的方式来画…

文档评论(0)

古田张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