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作用;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让学生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史,逐步培养学生构建自己的识体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感受情境——观点展现——结论与评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重组知识,形成历史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带来了新的局面,为我国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从而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2)感受周恩来外交政策中的智慧,体现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宽容、谦虚、诚恳,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课型与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
教学环节
PPT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课堂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建设成就,引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的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引起思考、回答问题
环节二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出示本课学习目录及学习目标
学生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及任务
环节二
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学生掌握本课重难点
环节三
新知学习探究
教师出示自主学习提纲
1.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
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由漫画引入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学生看图明确弱国无外交,了解屈辱史,培养爱国情感。
教师提问新中国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学生根据出示的材料回答,明确“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环节三
新知学习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出示材料
学生明确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师出示图片:我国与苏联的友好外交,让学生明确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学生有图片回答明确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我国面临的外交环境
教师鼓励学生,让学生当堂记忆内容。
学生抢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基本内容,影响
教师出示探究题:有人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老师的提示回答。
环节四
新知学习探究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1、学生结合教材,自学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
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概括。明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的含义及意义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组回答。
教师总结会议的影响。
学生探究,记忆万隆会议的影响。
环节五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复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时间、内容、意义;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概况、影响。
环节六
巩固检测
教师出示检测题
学生抢答。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初步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历史事件。
效果分析:
本节课教师由上节课的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掌握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内容。学生知识点掌握较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欠缺。
教材分析
本课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评测练习
【1】新中国政府为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的举措有( )① 和平解放西藏 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提出 ③ 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第制定 ④ 中国代表团万隆期间卓有成效第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
教师课堂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时间、基本内容、意义,学生掌握情况较好;教师提问万隆会议的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讨论的问题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学生回答较好。巩固检测的两个选择题学生都能掌握。
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
成功之处:
首先,在本节课我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学习的任务较为明确,学生比较容易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这一个环节学生完成的不错。
其次,在这节课的ppt课件选用上,清晰生动,且也反映了教学的内容,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三,在知识的拓展上,我充分把握了这一节课的重点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_平凡中的美丽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11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11 元朝的统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历史_1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地理_中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中东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分类讨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分类讨论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module8Here'stoourfriendship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module8Here'stoourfriendship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中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中考作文指导教学课件设计.ppt
最近下载
- 临床学术推广方案.ppt VIP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基础》补考试卷B.docx VIP
- 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pptx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 Part1 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二手车买卖买卖合同范本6篇.docx VIP
- 水泥基植物纤维防火保温预制装配式叠合板.pdf VIP
- 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解析全国乙卷.docx
- 毛衫专业英语中英对照.docx VIP
- 三字经英文版赵彦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