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4/26 一、概念 颌面部间隙感染(fascial space infection of maxillofacial region)─面部及颌骨周围包括颈上部软组织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扩散:蜂窝织炎(多间隙感染) 局限:脓肿 二、特点 循人体解剖结构中阻力薄弱的方向扩散,如脂肪组织,神经血管束,筋膜间隙等。 间隙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等见总论所讲。 【眶下间隙感染】 (一) 局部解剖 面前部,眼眶下方,上颌骨前壁与面部表情肌之间。 内容:表情肌,筋膜组织,眶下神经血管束,脂肪组织。 (二) 感染来源 上颌前牙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感染 鼻侧和上唇底部的化脓感染 (三) 临床表现 红 肿 痛 热 功能障碍 (四) 治疗原则 1、全身支持,抗感染。 2、切开引流 1)口内切口 2)口外切口。 3、病灶牙处理:治疗或拔除。 【咬肌间隙感染】 (一) 局部解剖 位于咬肌与下颌升支外侧骨壁之间。 (二) 感染来源 (三) 临床表现 红、 肿:以下颌角为中心,质硬而无波动感。 (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 痛、 热、 功能障碍。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四)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冠周炎。 2、不能盲目等待波动感出现,再作 切开引流。 时间3-4天 确诊脓肿是否形成 穿刺 B超 3·切开引流 1)切口:下颌骨下缘15-20mm,长 50mm。 2)层次:皮肤、皮下、颈阔肌,紧 贴颈深筋膜向上分。 3)血管处理:结扎颌外动脉、静脉。 4)断咬肌附丽:贴下颌升支。 3·切开引流(续) 5) 探查骨面:切开时,应同时探查骨面是否粗糙,可同时作搔刮。 6) 换药:保持引流通畅,引流条由深至浅,伤口不要过早封闭。 【翼下颌间隙感染】 (一) 局部解剖: 与咬肌间隙相对应。 内容:下齿槽神经血管束。 (二) 感染来源 (三) 临床表现 红:口内粘膜红。 肿:翼下颌皱襞,下颌后凹。 痛:张口及咀嚼时,下颌后凹触压痛(易忽视)。 热: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下唇麻木感。 (四) 治疗原则 1、口内切口 2、口外切口 口外切口好于口内切口。 位置低,引流好,但口外切口留疤痕。 【颌下间隙感染】 (一) 局部解剖 位于颌下三角区。 内容:颌下腺,颌外动、静脉,淋巴组织。 (二) 感染来源 (三) 临床表现 肿胀以颌下区为中心,局部皮肤纹理消失; 炎症剧烈时,红肿可扩至面颊、颈部。 (四) 治疗原则 下颌骨下缘15-20mm处作切口,长30-50mm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钝性分离,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颌外动、静脉。 当肿胀严重,下颌骨下缘轮廓消失,可以对侧下颌骨下缘作参考。 【口底蜂窝织炎】 颌面部严重的炎症之一! (一) 局部解剖 舌下 颌下 颏下间隙 (二) 感染来源 下颌牙,冠周炎,骨髓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 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金葡菌,链球菌。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厌氧菌,腐败坏死性细菌。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