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坝塘镇卫生院2型糖尿病知识简介和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水坝塘镇中心卫生院梁芹学2014.4.22糖尿病知识简介内容提示: 1.病因 6.危害 2.特点 7.并发症 3.早期信号 8.预防 4.流行现状 9.诊断 5.危害的组织器官 10.治疗一、糖尿病病因简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糖尿病主要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性和其他特发性原因导致的β细胞破坏,从而引起的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代谢障碍)伴随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95%。二、糖尿病的特点1.终身性疾病患者自身处理问题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医患关系系统的长期的随访(临床资料的完整)2.全身性疾病多学科协作综合防治全面达标3.可防可治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须达标三、糖尿病早期信号口干、口渴,夜间尤甚;近期不明原因体重减轻;常有饥饿感、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皮肤伤口经久不愈,已出现毛囊炎、疖子;下肢包括足部溃疡经久不愈;突然性视力减退,较早出现白内障而且进展较快;中年男子不明原因的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困难,易尿路感染;肩部及手足麻木、灼热感、蚂蚁爬行感等;严重脱发;耳朵发痒且耳垢异常增多;菱形舌炎 ——去医院测空腹血糖四、糖尿病流行现状( 2007年数据)我国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每年新增120万患者;所有糖尿病患者中76%未获得诊断,被诊断出的患者中一半未接受治疗;接受治疗的患者仅有一半治疗达标4,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6%;城市多于农村;中老年人为主要受害群体。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五、糖尿病危害的组织器官六、糖尿病的危害A.近期直接损害1.酮症酸中毒2.高渗性昏迷3.乳酸酸中毒4.低血糖b.远期潜在危害 1.感染 2.肾损害 3.眼病 4.神经病变 5.外周血管病变 6.心血管病变 7.脑血管病变七、糖尿病并发症触目惊心超过1/3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并发症;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而增多;随着患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病程0~6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34%;病程7~13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75%;病程14年以上的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77%.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最常见——53%的城市2型糖尿病患者77%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血糖异常八、糖尿病的预防1、一级预防——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针对糖尿病流行的以下三个病因采取措施高能、高脂饮食导致肥胖;缺乏体力消耗;遗传因素——“节俭基因”。八、糖尿病的预防2、二级预防——筛查出糖尿病病早期干预治疗高危人群:①年龄40岁以上;②肥胖或超重,特别是腹型肥胖者;③有糖尿病家族史;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者;⑤巨大儿史(大于4kg者);⑥胎儿及新生儿期营养不良者;⑦曾是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者。筛查方法:空腹血糖和OGTT(糖耐量试验)。八、糖尿病的预防3、三级预防——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保持血糖控制长期达标;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体重控制达到良好状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已有心脑血管病患者,为改善血液粘稠度,在没有禁忌症时,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环药物或其他活血化瘀类中药。九、糖尿病的诊断1、糖尿病的症状“三多一少”多尿:渗透性利尿作用造成,每昼夜尿量大3000~4000ml,最多达10000ml以上。多饮:与多尿造成水分丢失有关。多食:与尿中失糖有关。消瘦: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消耗导致。并发症表现痛:疼痛。麻:手足尖麻木。肿:眼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