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的起跑线问题”是一个困扰了中国社会许多年的理论难题与实践难题。 有的说,中国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的说,中国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有的 说,中国的孩子被搞死在起跑线上。 我想,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立场与自己看 问题的角度,重要的是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的说教层面, 而应上升到理论分析的高 度来讲道理, 也就是说, 要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这里,我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后, 从中美教育比较的角度,提出了一套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的起跑线在哪里?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 恰恰“让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 跑线上”。当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了一种“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的教 育体系。教育就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好的教育应根据“效法自然”的原理, 从感觉开始, 也就是从身体的感觉与形象的感觉开始, 按人的成长进程的顺序依 次是“躯体— 情感意志—理性灵魂”的内在节奏来按排课程 , 教育的规律是人 在 12 岁以前主要是“躯体—情感意志”优势地成长,也就是人格优势地成长; 12 岁以后主要是“理性灵魂”优势地成长,也就是智能优势地成长。教育的全 过程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 贯彻“人格成长第一, 智能成长第二 , 专业学习第三” 这样一种教育思想 ( 要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结论,请参看我写的由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年 1 月出版的《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里的“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这一 部分)。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当遵循人的这种自然进程,通过体育、美育、德 育、智育、劳育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遵循由外而 内的“动作把握、 形象把握、 逻辑把握”的认知成长的建构规律, 在教育孩子与 学生时,应从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开始,说的少一点,要尽量引导儿童去活动、 去发现、去探索、去看、去听、去感觉,通过动作、形象与逻辑的内化来建构智 能,而非一味地将枯燥的知识硬塞给儿童。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正确, 关键在 于过程中是否造成儿童一种愉快的兴奋, 是否引起兴趣和爱好, 以提高儿童学习 的主动性。儿童需要自身发展的空间与时间, 当代的儿童在不得不过快成长的压 力下长大, 失去了对他们年龄段来说永不再来的、 一次性体验的机会。 为儿童按 排过度的学习, 是摧垮儿童身心的罪魁祸首。 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度, 几乎不尊 重或不理解儿童的需求。 因此我们身为教师和家长必须为儿童创造出能充分发挥 童年特点的空间和时间。 这样做, 到了儿童成年时, 大大有助于促进创造性独立 思考、独立行动能力的形成。 二、为什么说“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 人的成长就象“春、夏、秋、冬”展开的次序一样,有一个内在的节奏,由 于中国的教育体系是从逻辑把握开始的, 这就违背了教育的规律, 也就是违背了 人的内在成长节奏,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超前学习与升学考试的竟争, 忽视了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的这两个阶段的奠基性的成长, 从一开始就重视理性 灵魂的训练,使得中国的孩子普遍地缺少“春天”, 缺少感性春天的玩耍、 活动、 野性、清新、舒缓、浪漫与原始生命力的勃发, 主要是理性的夏日的暴晒、 煎熬、 辛苦与重复的劳作, 到了秋天就多半收获空壳的果实, 从学校毕业后, 走到社会 上就经受慢长“冬季”的人生煎熬 , 缺少人文教养与内心的强大和强健的体魄以 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从而人格萎缩、有气无力、偏偏倒倒、东躲西藏、 不敢挑战人生的极限而可怜吧吧地度过这一生, 普遍压抑、 情感与理智严重地

文档评论(0)

强强的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