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作 业答案
【刑法学(2】形考作业一: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
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2001年12月
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12月
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
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中午12点左右, 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
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12点
30分左右,定时爆
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 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査属实。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
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燃 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 人的生
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虽然他的目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 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
【案情】
谢某.男,26岁,xx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着
20余名乘客驶近xx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
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
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此时,在站上候车的
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谢某立即釆取
紧急制动措施。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
12人被撞倒刮倒受伤。同时,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造成 9人受伤。经鉴定确认,受伤乘客中4人重伤,6人轻伤,
11人轻微伤。谢某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问题】
对于谢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对于谢某的行为应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危险犯。
这里有故意伤害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种罪名的想象竞合,
区别这两者之间的主要点是区别两种罪名的客体方面,
故意伤害罪的的客体是固定的人,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指不特定的人群或者公風财务?
在此案中对于人群的数量和人员的出现是不确定的,
因此应该按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
处理原则应该是按一罪处罚,这个属于事实上的一罪,
本案的情节和谢某的主观方面处罚,依据受伤群体的程度和国家受损害的程度,
对谢某的行为进行处罚!
在此案中也许有人会认为有过失的行为,
另外要说明的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存在过失的情形?
因为本罪要求作案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刑法学(2】形考作业二: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
胡某,女,33岁,无业。
2003年6月
20日。胡某拣到一个钱包,包内有一张名字为吴女士的身份证。胡某便用自 己的照片以吴女士的名字制作了一张假的身份证,然后到银行办了一张同名信用卡 。6月26日,胡某持该卡在某商场刷卡购买了约S600元的物品。经査,胡某 1998年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0年3月刑满释放。
【问题】
对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胡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本案中,胡某以吴女士的名义制作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同名信用卡,其行为符 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题:
【案情】
赵某,男,15岁,无业。赵某与张XX因故结仇,一直意欲报复张XX o 2001年
10月4日我,赵某经过与韩XX
商议,赵某手持其某武装部长家中偷来的一支“五四式”手枪,韩XX手持尖刀闯入张 XX家,,,,,,,?韩XX随后被击毙,赵某被击伤后抓获归案.问题:对赵某的行为应当 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1、不构成盗窃枪支罪,因未满16周岁,不符合该 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 构成绑架罪,为主犯,根据刑法239条规定,应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 构成故意杀人罪。赵某在妨害公务行为过程中致人死亡,符合想象竞合犯特 征,应按照从一重罪处断原则,以故意杀人罪认定处理,根据刑法第
232条规定,应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4、 对赵某应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刑法学(2】形考作业三: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
任某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2012年暑假期间,任某将父母给他的
1000多元学费拿来玩游戏花了个精光。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