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课件[文字可编辑].ppt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7 自然段用拟人和对比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 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 两个“没有……”和“算不得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 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 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 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先抑后 扬,赞美由树到人。 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 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 ( 1 )“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诸如 国民党反动派)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 (白杨树和榆木),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党反动 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谐调和完整。 ( 2 )“那也是直挺秀颀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形褒实贬,意思是楠术虽也有高高挺立的风姿, 却自居高贵,缺乏内在的美,一语双关,指树实指人—— “贱视民众”(国民党反动派)的人。 ( 3 )把白杨树和楠木进行对比用意如何? 这对比的用意在于: ①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反动派, 表示愤慨、鄙弃之情 ②深化了散文的主题 ③以高昂的赞美白杨树,形成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白杨树 树 —— 人 朴质、严肃 北方的农民 坚强不屈 ——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 —— 精神和意志 层 层 深 抗日军民 入 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 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 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 “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 北方的抗日军民。 写法归纳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 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 象征 。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 某种相似的特点 , 可以借助读者的 想象和联想 把它们联系起来。 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 想到了 他象征了 。 主旨探究 本文以人格化的白杨树为依托,以赞美白杨树的“不 平凡”为抒情线索,通过对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美、外在 形象美、内在精神美三个方面的着力描绘,表现了白杨 树的“不平凡”,并由树及人,歌颂了像白杨树一样的 北方抗日军民为民族解放而顽强斗争的精神,歌颂了他 们的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意志,为他们唱出了神 情的赞歌。 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如一幅无形的画,又恰 似一首读不尽的诗,茅盾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如诗如画的 艺术境界。白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 今天,你们都是祖国的小白杨,愿你们能像白杨一样在 神州大地上茁壮成长。 读一读这首诗,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 题白杨 茅 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第四单元 第 15 课 散文二篇 导入新课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 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 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 井的答案吧! 作者简介 严文井( 1915-2005 ) ,原名 严文锦 ,湖北武昌(今 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 严文井散文选》、《严 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 等,曾获全国少年 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 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感知课文 给下列的红色字注音 臼 齿 蔓 延 洗 涤 jiù màn dí 茸 毛 凋 谢 róng diāo 分析课文 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 1 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 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 2 、 3 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 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 4 、 5 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 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研读课文 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作者把生命比作“地面上的 小草”,虽然卑微、柔弱,但是 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 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 地迎着春天的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菜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