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论文参考范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心理学论文参考范文 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 摘 要: 心理韧性是积极心 理学领域全新的研究 热点之一。以往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个人韧性特质与保护因子的阶段和关注韧性形成的动态过程阶段。在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文章从心理潜能的视角对心理韧性的内涵予以新的诠释;提出促进韧性潜能实现的策略;介绍多种心理韧性测量工具;并以心理韧性当前的研究现状为依据,阐述未来研究的 发展趋势:开展实证性研究、注重生物学影响因素、扩大研究领域、实施干预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韧性;策略;评估;现状与趋势 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西方一些研究者发现在面临同样的不利情境时,有些儿童和青少年能够显示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另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却不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这种逆境适应中的个体差异现象促使研究者们提出了“心理韧性”的概念。 伴随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目前对心理韧性的研究扬弃了以往关注问题心理的模式,从全新的角度挖掘个体自我实现和各种积极的心理潜能。文章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心理韧性各阶段发展中产生的概念和机制模型;从心理潜能的视角对心理韧性的内涵予以新的诠释;提出促进心理韧性潜能实现的策略;对心理韧性的评估工具予以介绍;最后以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为基础,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 心理韧性的发展沿革 1.1 早期1970~1990——探索韧性特质与保护因子阶段 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的关注点聚焦在对韧性内在特质因子和外在 环境保护因子的探索上。此阶段的代表性人物有Werner、Garmezy、Rutter等[1]。 Werner及其同事自1955年开始在夏威夷kauai岛进行的一项为期32年的研究成为心理韧性研究领域的先锋。他们发现三分之二的儿童在经历不利情境后仍然发展良好。与其他产生心理 社会问题的儿童相比,这些儿童身上存在一些相似的特质,包括女性、强健的体格、具有社会责任感、适应能力强、包容、具有成就动机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自尊。同时,Werner还指出温暖关怀的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孩子应对困境亦起到保护性的作用。 Garmezy于1971~1982年间以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意向和信息加工障碍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儿童在日后发展良好并将保护性因素概括为三大类:人格倾向性、支持性家庭环境和外部支持系统。 Rutter于1979~1985年间在城市青少年与乡村青少年中展开了一系列对比性研究。发现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在经历多种危险因素后仍然表现出较高的心理韧性。这些青少年身上也表现出相似的积极特质,包括容易相处的气质、女性、自我掌控感、自我效能感、 计划能力以及与成人拥有温暖和亲密的关系等。 纵观早期研究结果,心理韧性早期研究阶段集中探讨的问题是: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能够良好适应的个体与产生心理社会问题的个体具有哪些不同的个人特质和外在保护因子。与此相对应,该阶段提出的心理韧性概念主要为能力型概念或结果型概念。例如,Werner提出的特质型定义: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2]。Mastern提出的结果型定义: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3]。 1.2 中期1990~2000——关注韧性形成的动态过程 早期阶段的研究为探寻与心理韧性有关的内外保护性因素做出了贡献,但是这些保护性因素通过怎样的途径发挥作用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心理韧性研究发展的深入阶段,此时研究重点已转向关注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Kumpfer、Richardson等人在此阶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Kumpfer在社会生态观、系统观的基础上于1999年提出了另一个颇具整合性的心理韧性理论模型——“个人——过程——环境”心理韧性框架[4]。 该模型不仅包括了外在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个体内部心理韧性特质因子以及个体的适应结果三方面;而且揭示了个体、环境和适应结果三者间起中介作用的动态机制。形象说明了个体、环境以及适应结果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如下图1所示: Richardson在他的研究中对获得心理韧性品质的过程给予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这种获得的过程是一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选择的结果,并于2002年提出了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1]。 该模型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三个层面,核心是动态平衡。当个体面临压力生活事件或多变情境时,会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来应对以保持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平衡状态。最终在有效应对不平衡的过程中获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