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 射 病 规 范 化 诊 断 与 治 疗浦南医院 急诊科概述及流行病学特点热射病01临床表现02实验室检查03诊断与治疗0504预后概述及流行病学特点01定义: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相关概念 热适应习服关于选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哲学式问题。还好,现在变成了一个选题库的问题热习服脱习服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特点高温高湿无风环境热指数个体因素1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2脱水;3.睡眠不足;4.缺乏热习服训练;5.肥胖;6.低血钾环境因素场地炎热,太阳直射组织因素不适当的训练、劳作、休息周期及补充水分等热指数30℃73%易感因素热 指 数临床表现02先兆中暑高温环境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出汗、四肢乏力,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多超过38℃,长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血压、脉搏变化。热痉挛重度中暑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劳力型热射病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高热、无汗、昏迷。 健康年轻人(如参加训练的官兵),高温高湿环境下,高强度锻炼及劳作,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继而出现意识障碍,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经典型热射病 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2d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40~42℃,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呼吸功能神经系统躁动、瞻望、昏迷、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呼吸急促、发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EB瘀斑、黑便、咯血、心肌、颅内出血,DIC提示预后不良凝血功能凝血功能胃肠道损伤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BF肝功能心血管系统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固有特征低血压、休克、心动过速GC肾功能多与横纹肌溶解有关横纹肌溶解肌肉酸痛、僵硬、小便改变DHH劳力型热射病脏器功能受损表现实验室检查03Hb升高;Hct增加;Plt下降;WBC升高与中暑程度相关,伴有感染是可出现PCT、CRP、IL-6增高。电解质高钾、低钠、低氯、低钙、高磷血症;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CK)>1000U/L,最高达300 000~400 000U/L,CK>5000U/L表明肌肉损伤严重,CK>16 000U/L提示与急性肾衰竭相关。肌红蛋白(Mb)明显增高。凝血功能:①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Fib)<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mg/L,或3P试验阳性;④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s以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s以上。上述检查有3项异常者,即可诊断DIC。发病早期应每4~6h复查凝血功能。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广告集装箱血气分析尿色为茶色或酱油色,镜检可见大量颗粒管型和红细胞。Mb增高大便潜血可阳性多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时也表现心动过缓及ST-T改变。发病初期CT多无阳性发现,3~5d后可出现脑实质弥漫性水肿,凝血功能差者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头颅CT诊断与治疗04诊 断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从事高强度活动并出现下列表现: ①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精神错乱);②核心温度高于40℃;③皮肤温度升高和(或)持续出汗;④肝转氨酶明显升高;⑤血小板明显下降,并很快出现DIC;⑥肌无力、肌痛、茶色尿;⑦CK大于5倍正常值早期治疗将有效改善预后血液净化防治DIC早期降温降温1.现场降温;2.运送途中降温;3.病房内降温。 ①室温调节在20~24℃;②快速静脉输液;③降温毯;④冰块冰块物理降温;⑤用4℃生理盐水胃肠灌洗;⑥血液净化;⑦联合使用冬眠合剂等。⑧血管内降温仪/冷水浸浴(水温为15~20℃)。循环监测/液体复苏1.生命体征、尿量、CVP、血气监测。2.液体复苏:①首选晶体液,尿量保持200~300ml/h;②尿量充足的情况下,第一个24h输液总量可达6~10L左右;③利尿、补钾;④碱化尿液(尿pH>6.5)血液净化CRRT具备≧2条件:①体温40℃大于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