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锈病及其防治
小麦锈病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病害,有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1950年和1964年锈病在全国大流行,损失小麦分别为60亿公斤和30亿公斤。三种锈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等地的冬麦区和西北的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古、西北、西南的春麦区以及江淮和东南沿海的冬麦区;小麦叶锈病过去主要发生在西南,近年来,在华北、西北、东北各地也渐趋严重。
小麦发生锈病后,植株体内的养分被大量掠夺,叶绿素受到破坏,光合作用面积减小,大量孢子堆突破麦叶、麦秆表皮,使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影响灌浆,因而籽粒秕瘦,蛋白质含量减少,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如锈病发生得早,对麦根、麦叶的正常生长都有极大影响,条锈能减产73%~85%,叶锈为49%~67%,秆锈为74%~84%。产量损失除与发生迟早,轻重有关外,还因品种抗性、气候和栽培等条件而异。
(一)症状
由于三种锈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被害处产生铁锈色疱状夏孢子堆而病名,后期病部还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三种锈病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大小、形状、颜色、排列和表皮开列情况不同来区分。
1.?小麦条锈病
夏孢子堆最小,长椭圆形,鲜黄色,在成株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在幼苗叶片上不成行,呈多层轮状排列,冬孢子堆短线状,扁平,常数个聚合,埋伏在表皮内,成熟时不开裂。
2.?小麦秆锈病
夏孢子堆在三种中最大,深褐色,不规则散生,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散出夏孢子,后期在夏孢子堆附近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
3.?小麦叶锈病
夏孢子堆近圆形,不规则散生,很少愈合,多数不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夏孢子。 后期在叶鞘或叶背上可产生圆形至长椭圆形、扁平的冬孢子堆,成熟时表皮不开裂。
三种锈病症状特点的比较见表。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区别
区别点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夏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和茎秆上很少见,冬孢子堆主要产生于叶背面及叶鞘上 茎秆、叶鞘、叶片为主,也危害穗部
夏孢子堆 相对大小 最小 居中 最大
形 状 狭小到长椭圆形 圆形至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只至长方形
颜 色 鲜黄 枯黄 褐色
排 列 成株上排列成行,虚线状,幼苗叶片上不成行,而以侵入点为中心呈多重轮状排列
散乱无规则
散乱无规则
表皮开裂程 度 表皮开裂不明显 表皮开裂一圈 表皮大片开裂,常呈窗户状向两侧翻卷
冬孢子堆 相对大小 小 小 较大
形 状 狭长形 圆形至长椭圆形 长椭圆形至狭长形
颜 色 黑 黑 黑
排 列 基本成行 散生、叶鞘上略成行 散乱无规则
表 皮 开裂 情 况 不破裂 不破裂 破裂、表皮卷起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是进行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在田间苗期发病严重时,小麦叶锈病和条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难以区别。此时可将夏孢子堆带回室内,滴加一滴浓盐酸,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夏孢子的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的是条锈病,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大团的是叶锈病。
(二)病原菌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为禾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graminis var. tritici),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为隐匿柄锈菌小麦变种(Puccinia recondite var. tritici),都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病菌可产生五种孢子,并且是转主寄生的。五种孢子是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其中担孢子只能侵染转主寄主,并在其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小麦,我国的转主寄主在锈病流行中不起什么作用。三种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特点见表。
三种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的特点
比较性状 冬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夏孢子 形状 球形 球形 椭圆形
颜色 鲜黄 红褐 深褐
发芽孔?6~16个,散生?7~10个,散生?4个,围绕赤道
浓盐酸处理反应 数个小团,大小不一 在孢子中形成一个大团
冬孢子 形状 顶端扁平 顶端扁平 顶端原形或较尖,壁厚
柄的长短 中等长短 极短 最长
小麦锈菌均为专性寄生菌,同一锈菌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生理小种,它们在形态上无差别,但对某些品种的致病力有显着不同。各地区锈菌的生理小种组成可能不同,并且可随着品种和年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三)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中的侵染循环与病菌的生活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联系。小麦锈菌是转主寄生菌,需经过两种不同的寄主方能完成其生活史。在我国,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实际上都是由锈菌夏孢子连续侵染小麦来完成的。
由于三种锈病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我国各地区的气候地理差异悬殊,三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