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况 第三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 中国生产文化的含义: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是农耕自然经济。 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其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及牧业、林业和渔业等,与此相关的还有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 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中国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农耕灌溉文化的含义】 农耕灌溉文化的含义:是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北方是麦黍型农耕文化,南方是稻作型农耕文化。 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最早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文献是《淮南子》;汉代以后,历法被统一当作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事信仰的文化阐释:农耕生产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山川草木,风冒雨电,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对于自然界出现的超人力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随之产生了神灵祟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的话相继产生,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稿,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王布雨等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经久而不衰。 农耕仪式的类型与功能:打春牛、放桃花水等等。 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3)”荒政“思想(4)人力胜天说 在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农书,这些农书对古代农耕操作的经验和农学思想做了阐述,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正在得到归纳和整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这些书的内容,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其中,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人力胜天说。 【农政思想的内涵】 农政思想的核心: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政绩观”指的是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做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败的一个标准。 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比较重要的农政文献。 【市商贸易的以文促商模式】 市的概念:古人把贸易的场所称为“市”。 市商贸易的商业活动模式:(1)农商兼营;(2)行商经营;(3)坐商经营。 (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利。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3)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教大的贸易集团。 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限于农业生产经济框架内的发展,也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更富于农业文化色彩,这反而成了一个特点。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这对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