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莓病毒病及其脱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草莓病毒病及其脱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88~90
ActaAgriculturae
Jiangxi
草莓病毒病及其脱毒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肖君泽,黄益鸿,姜放军,邓沛怡,阎珂
(湖南生物机电职Ⅱk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
摘要:介绍了在草莓病毒病为害特点及其作用机理。综述了热处理、茎尖培养、花药培养等草莓脱毒技术和运用指示植物、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介绍了草莓无毒苗的栽培效果。
关键词:草莓;病毒病;脱毒;检测技术;无毒苗
中图分类号:¥6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LO)08—0088-03
ResearchProgressinDetoxicationandTestingofStrawberryVirusDisease
J哪一ze,HUANGYi—hang,JIANGFang—jun,DENGPei—yi,YANKe
(HunanBiologicalandElectromechanicalPol”echnic,Changsha410127,China)
Abstract:111jSarticleintroducedtheiniuriouscharacteristicsandactionmechanismofstrawberryvirusdiseasc,summarized
techniquesofstrawberryvirusdisease.such签heat—treatment,meristem—tipculture,antherculture,andde—
scribedapplyingseveraltestingtechniquesofstrawberryvirusdiseasesuchasindicationplants,serologyandmolecularbiologytoen‘
detoxication
dealofvirus—free
seedlingsbredfromvirus—freematernalplants.
Keywords:Strawberry;Virusdisease;Detoxication;Testingtechnology;Virus—freeseedling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水果常绿植(如草莓镶脉病和轻型黄边病)或形成一些褪绿叶斑(如
物,它具有适应性广、结果早、生长周期短、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时令水果之
一。在草莓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发展和保持其优良品种的经济性状,人们一直采用匍匐茎埋压及分株等营养繁殖技术繁育种苗,这导致了病毒病不断地传播和积累,为
草莓斑驳病)”j。1。由于病毒的为害,破坏了草莓植株的正常代谢,抑制了植株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果实的产量
和品质,同时,还增加了植株对肥料的无效消耗¨1。
1.2病毒病的为害草莓病毒病为害面广,是草莓生产
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病毒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植株不会很快表现出症状而被忽视。在诸多研究报道中,由于草莓病毒源不同,表现的为害症状也各不相同。
害也日趋严重…。由于病毒病的为害,植株生长衰弱、结果期推迟、产量减少、果品质量明显降低。
l草莓病毒病及其为害
世界革莓种植区出现的病毒病、类病毒病和菌原体病害等有25种之多,其中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有6~7种旧p1。在我国草莓生产区,已调查和鉴定的草莓病毒病主要有4种:草莓斑驳病毒病、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病、草莓皱缩病毒病和草莓镶脉病毒病’21。目前,在生产上,草莓带病毒株率平均为80.2%,单种病毒侵染株率为
41.6%,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株率为38.6%¨1。1.1病毒病的致病机理病毒侵染草莓植株后,在植株体内的活细胞中迅速传播和繁殖。它既消耗植株的大量能量,又从植株体细胞中获取大量的核糖体、核酸及蛋白
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斑驳病毒分布极
广,凡有草莓栽培的地方几乎均有分布。该病毒单独侵染草莓时无明显症状,但病株长势衰退,果实品质下降。
与其他病毒混合侵染,在指示种森林草莓上弱毒株系侵
染时,病株叶片出现黄白不整齐的褪绿斑驳;而强毒株系
侵染时,病株出现严重的矮化,叶片变小,扭曲并产生褪
绿斑,呈丛簇状,叶脉透明,脉序混乱一川。1.2.2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
草莓轻型黄边病
毒单独侵染时,无明显症状,仅使植株轻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证券.pptx VIP
- 化妆品105条考试试题.docx VIP
- 矛盾化解与行为习惯养成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 玩具的巧思》精品课件.pptx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docx VIP
- 机械加工生产操作岗位培训试卷.pdf VIP
- 2025至2031年中国实木砧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微信营销与运营》5套期末考试卷AB卷带答案习题试卷模拟卷.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5年级下册期末练习卷.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