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2).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普外科 侯维富 ■ 输血(blood transfusion) □输血是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一种特殊的重要 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車要手段之一,在外 科领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主要目的:补充血液成分的丢失、过多破 坏或缺乏,以恢复和维持患者血液的正常 携氧功能、有效循环血量、凝血功能以及 抗感染能力 输血的种类 ■按血源分类 □自体输血 口异体输血 ■按血液成分分类 口输注全血 成分输血 ■按输血方式分类:加压输血、加氧输血等 自体输血 ■输入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冋收的血液,称为自体 输血。 ■优点:避免血液传播疾病,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 起的同种免疫反应及可能的差错,节约血源 ■禁忌证:①可能患败血症或使用抗生素者;②肝、 肾功能异常者;③有严車心、肺疾病者;④贫血、 出血和血压偏低者;⑤曾在献血中或献血后12小 时内发生虚脱或意识丧失者;⑥采血可能诱发自 身疾病发作或加重者。 异体输血 ■输入与患者血型相同的他人提供的血液或 血液成分,称为异体输血。 ■通常所谓“输血”即指异体输血 输注全血 ■全血是从人身体直接采集的、 比例抗凝剂的血液 ■全血是从人身体直接采集的、 比例抗凝剂的血液 混合了一定 ■成分复杂,输注时严格掌握适应证 ■现主要用于制备血液成分 成分输血 ■红细胞: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全血输血用 于补充红细胞的作用 ■白细胞(白膜):粒细胞缺乏者 ■血小板:血小板减少有自发性出血危险者 ■血浆成分: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蛋白、补 充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 ?I 红细胞制品 ■悬浮红细胞:全血经离心分出上层血浆, 在剩下的红细胞加入添加剂,添加剂稀释 了红细胞,使输注更顺利,目前最常用 ■浓缩红细胞:全血自然沉降24h或用低温离 心沉淀移去血浆 上述两种适用于各种急慢性失血、慢性贫 血及心肺功能不全者的输血 红细胞制品 红细胞制品 ■洗涤红细胞:将移去血浆的红细胞用生理 盐水洗涤后制成,去除大部分残留血浆白 细胞及血小板,适用于对白细胞凝集素有 发热反应、高钾血症及肾功能不全者,需 在24h内输注 ■冰冻红细胞:保存时间长,适用于稀有血 型 ■少白细胞红细胞:全血静置或离心移去血 浆和血小板、白细胞,加等量代血浆或红 细胞沉降剂经离心除去白细胞 ■辐照红细胞: ■辐照红细胞: 紫外线照射杀死血液中的白 细胞 ■幼红细胞:在体内存活时间较长 白膜层 中性粒细胞 成分输血的优点 节约血源 纯度大、浓度高、疗效好 安全性高,避免输注不需要的成分可能带 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成分输血已成为目前输血的主 要手段,输注全血在医学发达 国家中已很少使用 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有风险,输血尤 为如此 输血的风险包括: 1.2 1. 2.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肝炎、HIV、 梅毒等 梅毒等 输血并发症 1、北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 4、细菌污染反应 5、循环超负荷 6、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7、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8、输血对肝的影响 9、疾病传播 10、免疫*卩制 、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 (non-hemolytic 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s, NHFTR ) ■为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 ■指输血中或输血后1 °C或1 °C以上的 体温升高,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 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 重过敏等原因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 反应。 ■多发生于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 血者 NHFTR发生机制 1.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介导的同种免疫反应 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主要 口粒细胞特异性抗体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 反复 输血 反复 输血 体内产生 抗原抗体 HLA抗体丨”免疫反应 输入含有不相 合HLA的血液 III 白细胞凝集在单 A核巨噬细胞系统 内破坏溶解释放 /内源性致热源 NHFTR NHFTR NHFTR发生机制 2.与血液保存屮广生的细胞因子有关 ■血液在贮存期冋细胞活化,产生白细胞介素-1、6、 8,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引起抗原 抗体反应,增强或协同HLA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献血者血液中的活性单核细胞、淋巴 细胞越多,细胞因子浓度就越高,可刺激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花生四烯酸,包括前列素E2, 导致温度感受神经元调定点上移,以至于提高了 温度平衡点,从而出现畏寒和寒战。 3.所用器具或制剂不洁引入致热源,目前由 于技术条件改善,此类原因已不常见 临床表现 ■多发生输血完毕后1 ~2h内,也可发生于输 血期冋 ■体温可上升1 °C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