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 )是最经典的极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 和RNA 同时染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其激发峰为492nm ,荧光发射峰为530nm (DNA )、640(RNA ),它与双链DNA 的结合方式是嵌入双链之间,而与单链DNA 和RNA 则由静电吸引堆积在其磷酸根上。在蓝光(502nm )激发下,细胞核发亮绿色荧光(约530nm ),核仁和胞质RNA 发橘红色荧光(580nm)。吖啶橙的阳离子也可以结合在蛋白质、多糖和膜上而发荧光,但细胞固定阻抑了这种结合,从而主要显示DNA 、RNA 两种核酸。
荧光显微镜、牙签、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1)0.1mol/l pH7.0 PBS液
A 液:NaH 2PO 4·H 2O 2.76g,加蒸馏水至100ml ;
B 液:Na 2HPO 4·7H 2O 5.36g,加蒸馏水至100ml ;
取A 液16.5ml +B 液33.5ml +NaCl 8.5g,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
(2)1%吖啶橙原液
取0.1g 吖啶橙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临用时配制0.01%吖啶橙染液:将1%吖啶橙原液用pH7.0 PBS溶液稀释10倍)。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或人肝癌BEL-7402细胞爬片。
(1)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干净载玻片上。
(2)95%乙醇溶液固定5min 。
(3)滴加0.01%吖啶橙染液5min 。
(4)盖上盖玻片,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液体,镜下观察。
【结果与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选用蓝色激发滤片),可见含DNA 的细胞核显示黄绿色荧光,含RNA 的细胞质及核仁显示橘红色荧光
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吖啶橙荧光染色
(1)制片后一定要晾干玻片,在进行后续步骤,否则会导致细胞脱落。
(2)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 ,此时荧光最强。当pH 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将有所改变,因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 缓冲液中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母亲节的国旗下演讲稿.docx
- 新型玻璃 课时教学设计 3.docx
- 2021级部副主任竞聘演讲稿.docx
- 对我国关于股权性质讨论的简要评述.docx
- 遗忘曲线规律与学习方法浅谈.docx
- 风筝比赛讲话稿3篇.docx
- 银行法律合规培训心得体会.docx
- 英语控 世界上最美丽的英文单词是哪个.docx
- 第2讲 地图的基本要素.docx
- 2021年旅行社导游工作总结.docx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