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将建立首个恐龙主题博物馆
中国将建立首个恐龙主题博物馆
中国将建立首个恐龙主题博物馆
2021/01/31 1696在日华人网?来源:人民网 人气: 1
[建立中国首个恐龙主题博物馆 ]
自贡是一个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号称“恐龙之乡”,拥有国内最重要的侏罗纪恐龙化石群遗址。而自贡恐龙博物馆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以恐龙为主题的博物馆,总陈列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自从1987年开馆以来,它一直是中国恐龙迷们心目中的圣地。去年9月,记者就曾经实地探访过这座“恐龙圣殿”。
展馆 精彩但不过瘾
来到自贡,记者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个工业城市”。位于四川省南部的自贡有山有水,草木葱茏。但是,这里的植物叶子上都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去年,自贡主办了第11届四川省运动会。记者来到这里时,城市的很多宣传墙上贴着、画着吉祥物。那是两个卡通人形“盐娃儿”和“灯妹儿”,分别代表自贡的两大特色:井盐和灯会,而没有这个城市的第三项特色———恐龙。
从自贡火车站出来,7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就是“恐龙博物馆”。乘坐公共汽车到博物馆的路上,要路过弯曲的小巷,而连接燊海井、硅化木和恐龙博物馆等几大主要景点的公路也坑洼不平。
走进自贡恐龙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如一头蜥脚类长颈恐龙的“游客中心”,实际上这种“恐龙元素”在博物馆内随处可见。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展厅的形状就像“一堆化石”,兼具设计感和“科学味儿”。这样的设计在上世纪80年代是很“洋气”的,因此曾经获得过全国的工程类奖项,现在看起来则显得低调而又亲切。
展馆的第一层陈列的是巨大的恐龙骨架。馆内讲解员说,现在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恐龙化石大多来自白垩纪。因为“海浸现象”,在白垩纪之前的侏罗纪恐龙化石较少保存下来,而自贡保存下来的侏罗纪恐龙化石非常丰富。侏罗纪早于白垩纪,所以相对来说,侏罗纪的恐龙相对比较简单,对研究恐龙的演化过程有很大意义。自贡保存下来的蜥脚类恐龙化石非常丰富,而且几乎全部蜥脚类恐龙都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尾巴尖上有一块锤状的骨头。研究者认为,它们可能会用作打击敌人的“流星锤”。所有展品中,最让人觉得“醒目”的,是四川巨棘龙的化石。这种较早期的剑龙类动物有着一个巨大的肩棘,半蹲的姿势看起来如同即将被奥特曼猛揍的小怪兽。
在一层还有壮观的“埋藏厅”。馆内讲解员说,专家认为自贡的恐龙埋藏地形成的原因是恐龙被洪水冲至此地,而且还不是一次洪水,多次洪水埋葬了多批恐龙,所以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恐龙墓地”。就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样,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埋藏厅也采用了“边展出,边发掘”的形式。
在二层展出了除恐龙外的其他古生物化石以及馆藏精品等内容。最有意思的是一具蛇颈龙类的杨氏璧山上龙的化石。蛇颈龙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到四川干吗去呢?专家认为在侏罗纪的时候自贡地区有一个大湖。这个大湖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后来因为地质变化被隔离。于是,海洋中的蛇颈龙演化成了淡水中的品种。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展品对于爱好者来说非常精彩,对于一般参观者来说也颇值得一看,遗憾的是骨架旁边都没有制作高仿真度的复原模型,只有大型的壁画,对古生物不熟悉的参观者很难想象这些巨大生物的原貌。
除了展品,馆里还有一些和游人互动的项目,比如恐龙骨架从发掘到装架的过程展示、可供触摸的恐龙化石真品等等。但总体上而言,互动性不太强,游人的实际参与也不多。
看完“第一个”博物馆,记者感到神清气爽,胃口大开,下面的展馆一定更精彩!但让人惊讶的是,自贡恐龙博物馆其实只有一个两层的主馆,一般的参观者不到半小时就可以看完,比北京自然博物馆要小得多,很难说“过瘾”。据记者在一小时左右的观察过程中,只看到了不到100名游客,其中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老外”都仔细地看说明、照相、录像,一看就知道是来自贡“朝圣”的“恐龙铁粉”。
运转 主要靠政府投资
自贡恐龙博物馆副馆长朱彬介绍说,这个恐龙博物馆肇始于1979年末。当时,一支石油开采队伍在自贡市郊区小镇大山铺进行基建施工时,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据发现者形容说,那个情况“就像秋收时农民在土里挖出的红苕一样,地面上东一堆,西一堆……”于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了抢救性发掘。有人就提出,应该对这个发掘现场进行更好的保护。不过,这块地已经被石油部门征用,一时间,“化石圣地”成了“烫手的山芋”。究竟是就地保护,还是另外选址修建博物馆?正当有关部门举棋不定的时候,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和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爱萍将军亲往发掘现场视察,一锤定音地做出了“就地建馆,就地研究,就地陈列”的指示,并拔出了10万元人民币作为经费。1987年,自贡恐龙博物馆正式开放,成为中国第一个专门以恐龙为主题的博物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