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讲国学之四书(大学中庸).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书与现代生活海滨五经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五经到十三经何谓经织之纵线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经为常,即“常道”,即经久不变的义理、法度、原则(参班固《白虎通》)。后来又把含有这种常道、可作为典范的书叫经。后因儒家经典蕴涵有永恒而不可变的真理故称经。儒家“六经” 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诸家之经到儒家六经《庄子·天下篇》更进一步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孔子和六经孔子据已有旧典整理为六经,原本是一个不必争议的说法。司马迁《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子。“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止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干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迄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博。”孔子没后,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篇》有一个大概的描述: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孔子没后,儒分为八……陶潜《圣贤群辅录》说孔子后八儒:颜氏传《诗》,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为疏通致远之儒;漆雕氏传《礼》,为恭俭庄敬之儒;仲良氏传《乐》,为移风易俗之儒;乐正氏传《春秋》,为属辞比事之儒;公孙氏传《易》,为洁净精微之儒。古代思想史之大略纵向:先秦诸子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横向:儒道释法今古文经之争无论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原只是抄录的文字不同,但是后来却形成了两个学术上的派别。今文经学派和古文经学派。这两个学派各立门户,各有师法,它们对孔子的评价、对六经的解释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等都存在很大分歧。两派的对立首先表现在对六经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今文经学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手定的,先有孔子然后有六经,孔子之前无所谓经,孔于是开辟经学的创始人。 古文经学派则认为,六经不过是古代传下来的史料文献,并非始于孔子,但他们往往假托周公等所谓先圣著作六经。今文经学派以孔子为政治家、教育家,认为六经寄托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完全是孔子“托古改制”的体现。注重从六经的“微言大义”中去探求、发现治国安邦的道理。 古文经学派则是把孔子视为史学家,孔子只是对六经这些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然后传给后人。从学术观点上看,今文经学派以《公羊传》为阐发其主要思想的经典,董仲舒是主要代表人物。宣扬《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提出了“君权神授”的、“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的观点。西汉的古文经学派把《周礼》奉为主要经典。他们反对今文经学者们的迷信观点,讲求实学,注重从名物训诂方面去解读经书,因此学风比较村朴实。但是古文经中也有不少被他们窜改、增加的地方,有些注释也不免流于烦琐。 六经的排列顺序不同今文经的排列顺序:《庄子·天下篇》以及司马迁的《史记》,都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古文经的排列顺序是: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六经”的次序改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后来的学者也都遵照这一次序。西汉时期,今文经学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承认,在思想学术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今文经立于学官,在朝廷设立了五经博士。古文经学派则一直处于被贬斥的地位,未能立于学官。古文经虽有传本,也只藏于朝廷秘府或在民间流传。直到西汉末代皇帝汉平帝时,古文经才由于王莽一派政治势力的支持,在学者刘歆的建议下立于学官,以与今文经博士相抗衡。终结者东汉末年,郑玄作为一代经学大师,独尊于众家之上。郑玄字康成,是兼通今古文两派经学的学者。郑玄在古文经学基础上,又参采了今文经学的某些观点(甚至包括一些谶纬之说) ,打破经学门户之见自成一家形成郑学。受到儒生们极大尊崇,于是天下经生尽从郑学。郑玄遍注群经,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学的确立,使得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实际上被推翻,并且长期以来今古文经学的激烈斗争也从此趋于沉寂。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