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
中考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
1该段釆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
(2) 说明(3)议论(4)描写(5)打情
2、 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从五种里面选,有凡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
(3) 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 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 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
3、 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 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
(2)渲染某某气氛或突出某某环境的恶劣;(3)反衬(或烘托)某某 人的某某心情/品质。(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 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是文中的第二或第三处自然环境描写,则可能还有一点作用:(5) 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变化,与上文某处景物描写相照应或形成对比。
4、 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 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 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 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兴趣。
5、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 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 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 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
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7、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1)人物(2)时间(3)地点(4)事件起因(5)经过(6)结果。
8、 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反复;(6) 对偶或对仗;(7)反问;(8)引用等。
9、 比喻有何作用?
(1)把某某比成某某,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2)表 达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
10、 拟人修辞有什么作用?
(1)将某某描写对象人格化(或赋予某某以动感,化静为动)(2)生 动形象地写出某某的某某特点;(3)表达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
11、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对比、衬托;(2)欲扬先抑;(3)象征:(4)白描;(5)铺垫;
(6)设悬念,埋伏笔。
12、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从以下儿方面考虑:(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2)引起下文(或总领 全文、或为下文做铺垫);(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调;(4)吸引读者阅 读兴趣。
13、 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结构上:(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使文 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2)总结全文或收束全文。内容上:(1)点 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2)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 启迪读者去怎么怎么做。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 (1)掲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和冲击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 理之中的艺术效果;(3)戛然而止,给读者无限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14、 过渡句作用是什么?回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 下文的某某意思。
15、 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或主要故事?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 事件+结果怎样,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 因、结果等。实际上就是 5W: who、what、when? where、why。
注:此类题变形题极多,如概括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的,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的,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的,有把新闻改写成一句话新闻的,有给新闻加标题的等。
16、 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 好,为什么)
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2)点明了某某中 心;(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 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景物等;(5)点明主要人物;(6)点明主要事 件:(7)题目有双关义,表面上是指某某,实际上是指某某;(8)与 结尾相互照应;(9)营造了某种氛围,让人产生某种美好或不好的联 想;(10)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企中层领导竞聘笔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建议.ppt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ABB SPAM150C 电动机保护继电器模件 手册(中文).pdf
- 2023年标准化工程师考试试题.pdf VIP
- 新版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docx VIP
- 精装修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 VIP
- INFINI Labs(曾勇):下一代纯实时搜索引擎INFINI Pizza.pdf VIP
- DB62_T 5087-2025 马铃薯品种 天薯15号.docx VIP
- DB41_T 2829-2025 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