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导学案3.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3 八年级语文《阿里山纪行》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切 感情。 2、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学习重、难点: 1、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2、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靡( ) 纯粹( ) 堪称( ) 镶嵌( ) 鱼鳖( ) 雄踞( ) 2、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吴功正( 1943—),《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社长 兼总编辑。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 受者。他在美学、文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研究 方向是门类美学和断代美学史。本文是作者 1997 年 7 月香 港回归之时,应邀赴台湾讲学——中国美学和美学史,在游 览了阿里山后,听报告中,创作的“冲动骤然袭来,如飙风 急雨、飞星走电。 我只得翻开听报告作记录的笔记本作稿纸, 疾书而成。报告尚未作完,我的文章却已写成。 ” 3 查字典, 理解题目中的 “纪行” 是什么意思?了解 “阿 里山纪行”的题意。 二、导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你不会读或认为重 要的词语,课下把这些词语积累在生字本上。根据提示理清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 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 调。 第二部分:( ),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 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 ),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 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2、朗读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 3、开头一段写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有何作 用? 4、在课文中找出过渡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 5、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或 句子,理清游览线路。想想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阿里 山美丽的风光? 6、作者对阿里山总的感觉是什么?你能读出课文中描 绘了哪些风景图吗?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景点特征。你认为字 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 的水潭 的森林 阿里山的青苔 情感 阿里山 和愿望: 的林海 的神木 7、有情感的朗读课文,感受阿里山风光美如画一级移 步换景的写法。 小结: 作业: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带领大家游览我们美丽的 校园。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 第二课时 一、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1、 作者是怎样描写道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 风光的? 2、 作者笔下的神木是什么样的?她有哪些丰富、深 邃的文化内涵? 二、 反复朗读,赏析语言。 这是一篇美文,语言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音乐美表 现在节奏、音节、修辞等方面。情韵美表现在融情于景和托 物寄情方面。 小结: 作业: 延伸拓展 (一)西湖漫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 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②飞 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 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 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 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 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 得闲。①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 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 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 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 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 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 幅青绿山水。②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 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 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 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 着脚告诉你, 春天来了。 ③荷叶, 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 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④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 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⑤ 1.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 2.“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作者对这种绿, 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3.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 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 4.“峰下蜿蜒的小径, 布满青苔, 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 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住进富阳宾馆,推窗一望,思慕久矣的富春江就在眼 前,顿时欣喜泉涌

文档评论(0)

dajie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