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失的“电波”情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不消失的“电波”情缘 永不消失的“电波”情缘 PAGE / NUMPAGES 永不消失的“电波”情缘 永不用失的“电波”情缘 每当排戏的缝隙,袁霞总要请裘慧英给她讲些当年的 事情。 这是一个酷热的午后,八一厂干休所小楼分外静谧,袁霞从一叠发黄的旧照片中,慢慢地,谨小慎微地抽出这张合影。叹息中,指着照片上自己身边的那位大姐,表达了这段往昔的情缘 那是 1958 年夏季,拍摄《永不用失的电波》的时候。 经严寄洲的介绍,导演王苹勇敢启用年轻的袁霞扮演剧 中的何兰芬。 袁霞知道这部戏的导演王苹曾因 《柳堡的故事》蜚声影坛,男主角更是大明星孙道临,而女主角就是自己。 与这样优秀的长辈们合作,袁霞激动、紧张、快乐,她作了精心的准备,把剧本看了一遍又一遍。 那时拍电影一定要先下生活。剧组抵达上海时正当湿润闷热,袁霞是第一次来南方,还未及适应,工作就开始了。 这日她抵达缫丝厂――剧中 “何兰芬” 当年做工的环境。在一所小屋前,门窗里正呼呼地往外冒着热气,仿佛铁路上 的火车头。袁霞把它当作了锅炉房,正要走过去时,领路的同志一指这个小房子: “到了,就是这个车间。 ” 门开了。一股蒸气迎面而来,视野都模糊了,令首次接触的袁霞有些窒息。透过洋溢整个房子的白色蒸汽她才看清: 这屋里还有许多人啊,她们围着一口大锅干什么呢 ?敢情那些热气都是从锅里出来的呀 这时旁边有人介绍:缫丝就 是把蚕茧泡在水中加热,等到蚕茧融化,由工人用手从茧中拉出蚕丝。为此,水的温度最少要六、七十度,怪不得房子 里那么热,那么多蒸汽。袁霞走到锅边,伸手一蘸,好烫 ! 她看看身边的人们,浑身湿透,双手娴熟地在水中搅动、抽丝。袁霞忙将袖子卷好,也把手伸进锅里,在旁人的指点放学起了缫丝。 第一天的工作不知道怎么熬下来的。袁霞只记得,下班 了,她往门外一走,嘿,天气怎么那么凉爽啊,真清爽 !其实天气还那么热, 只但是她在更热的地方刚洗了一天 “桑拿”。她内心感想: 缫丝工作实在辛苦 ! 正思索着, 一个陌生人向她走来。这位女同志个子不高,身材结实,慈爱的面貌挂着纯 朴的浅笑。她问袁霞: “很热吧,是否是感觉很辛苦 ?”而后 又笑着说:“解放前的缫丝工人比此刻可要苦得多 !”袁霞感觉这位老大姐很可亲,同来的人介绍说: “这位就是裘慧英大姐。” 袁霞又惊又喜 ! 裘慧英―― “何兰芬” 的原型, 就是那位投身革命的缫丝女工、那位陪伴李白烈士在白区南征北战、为党中央传递资料的女英豪。这个名字袁霞太熟习了。 结束了生活体验以后,她几乎每日都和裘大姐待在一同。 这样做第一是工作需要,便于多认识当年地下党的工作、生 活,别的一个原由就是对革命长辈的崇敬并由此渐生的朴素 感情了。每当排戏的缝隙,袁霞总要请裘慧英给她讲些当年 的事情。 她听的敬重不已, 如痴如醉 !更加他们传奇般地的爱 情历程所沉醉,快乐处她俩一同笑,悲伤时俩人一同落泪。 时期她还去观光过以前关押李白烈士的那间囚室。囚室很小,人在里面只好爬行,地上仍可看见黑色的血迹、散落的头 发――固然经过了多次清理,消毒,仍旧有血腥的气味,旁边还堆放着各种刑具。袁霞看后异样的震动、愤慨,更产生 了对烈士的无穷仰慕 !“我当时只好说一句话那就是: 浑身心塑造好英豪人物,烈士的精神要世代相传。 ”这样的感觉使她产生了巨大的创作激动与表演激情。 在上海的戏拍完了,分别时袁霞和裘慧英恋恋不舍。她拿定想法今后要再来上海探望大姐,没想到电影公映后,何兰芬的角色遇到一致好评,很多电影都找袁霞演出,工作一下子忙起来,袁霞只好写信给裘慧英,以表达想念之情。 1966 年“文革”开始,袁霞下队伍去了内蒙, 一去 7 年, 两人失掉联系。待“文革”结束,袁霞回到八一厂再给裘慧 英写信时,却已音信杳然。 1987 年,应一个“军事题材电影回顾展”的邀请,袁霞 终于有机遇再赴上海。踏进这座久违的城市,她多么希望, 在街头巷尾的某个人群里,会忽然发现裘大姐那平和、熟习的相貌,以了结久其余遗憾。 但是依旧找寻不到裘慧英。 活动结束时,军区举行了欢送宴会。席间话题总离不开 《永不用失的电波》 。一位空军首长忽然冒出一句: “我近来刚听过何兰芬原型裘慧英的报告会” 。说者没心, 听者有意。袁霞欣喜之际连忙追问联系方式,首长立刻把电话号码交给 了袁霞。 深夜 11 点,袁霞迟疑着,这么晚了,打电话会不会影响老大姐歇息,但是迫切的想念之情战胜了理智,她拿起电话拨了出去,在几声洪亮的长音过后,话筒那处传来一个声音“喂 ?”――年迈,但仍旧熟习。于是二十九年前结下的那份姐妹友谊、那对工作的共同热情、更有那久其余想念,均在这一刻化作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一串蝉鸣。 袁霞看着手中的老照片说:裘大姐在 90 年月逝世,她遗憾没能赶去见她最后一面,但欣慰的是,裘慧英和李白烈士的儿子李恒胜已

文档评论(0)

150****2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