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情景中的幼儿社会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领域 健康领域 社会领域 案例:《我爸爸》 案例: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 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摔一跤, 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得汪汪叫, 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大班的王老师在日常活动中发现班里有些小朋友家里买了汽车,于是想到了“汽车品牌”这个话题,于是设计了“我家的汽车”作为教学活动内容。 她在活动中让幼儿介绍自己家的汽车,然后出示了各种汽车的标志让幼儿辨认识别…… 活动过后,很多家长反映,有的孩子回家后要求父母早日购买汽车,还出现一些家里有汽车的孩子互相攀比谁家汽车高级等现象。 我家的汽车 真实情景中的幼儿社会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左雯霞 2013.10 兰州 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 幼儿社会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社会教育的评价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目标制定依据(泰勒)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 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 (二)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年龄阶段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工作规程》:“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与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幼儿社会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一)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规程》、《纲要》、《指南》 社会现实 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儿童的需要 (二)设计与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不一致 ——仔细研究《规程》、《纲要》、《指南》等文件 2. 无效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源于生活,少说教、多示范 3. 教育活动内容空洞 ——以绘本、故事、节日、音乐等为载体 4. 偏离主题 ——活动内容紧扣活动目标 (二)设计与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5. 缺乏科学性 ——尊重事实 6. 缺乏价值判断 ——不能以价值作为兴趣的代价 7. 重知识,轻情趣 ——知识是载体,情感是目的 8. 对教育效果缺乏估计 ——既要满足当前需要,更要估计长远发展 9. 写作不规范:主体不一致,手段与目的混为一谈,缺乏可操作性等 (三)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无处不在 在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中开展正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幼儿园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社会性教育。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中补充和延伸社会教育。 在节日文化教育活动中对儿童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三、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评价活动的目标 活动目标是否完整、是否分解到位 活动目标是否以儿童的发展水平为依据 活动目标是否落实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中 活动目标是否易于操作、可检验。 2. 评价活动的内容 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需要; 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 教育内容是否为学前儿童必须的; 是否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 是否学前儿童所乐意接受的。 3. 评价活动的准备 物质准备 经验准备 思想准备 4. 评价活动的过程 是否面向全体儿童; 是否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儿童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是否有机会自主观察、体验、表达和操作; 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 教师是否尊重和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意愿; 是否得到儿童的信任; 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生动多样、变化灵活巧妙等 Group Activity 请根据绘本《我的尾巴》设计一堂社会教育活动课。 内容要求: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社会活动:无声的爱(大班)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聋哑人的交流方式,学习简单的手语。 2、引导幼儿平等地看待聋哑人,激发幼儿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二、活动过程: (一)引入:教师做手语,请幼儿猜 引导幼儿尝试用手势来表达(请个别幼儿展示)。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什么人主要依靠手语来和别人交流? (二)观看课件:聋哑学生学习手语 提问:画面中的学生在干什么?你们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吗?为 什么?他们用什么方式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师小结,学习简单的手语:“你好、早上好、我爱你、谢谢”等。 (三)观看课件:聋哑学生生活的画面

文档评论(0)

lx195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