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半年消费力十强城市榜:上海 5670 亿成第一
导读:北京和上海作为两大国际化大都市, 引领中国消费升级, 其消费市场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
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 63.4%。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加凸显, 而一个城市的消费水平也反映了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潜力。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 2017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于前十的城市,对比 2016 年数据发现,北京和上海作为两大国际化大都市,引领中国消费升级,其消费市场正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消费升级呈现多种方式, 也创造了诸多新商业模式和机会。
广州保持了传统的商贸之都的优势, 也在电商时代创造了绝对优势, 继续保持了牢固的第三城的位置。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率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高, 民间资本活跃,消费和经济增速有潜力。
而成都、武汉等中西部省会城市,生活压力相对北上深小,购买力强,也是消费升级的主战场。
上半年消费力十强城市榜: 上海 5670 亿买买买成第一 广州稳居第三
上海总量首超北京
2017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前十城市, 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天津、深圳、南京、杭州。
与消费能力相匹配的,是十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从 2016 年城市 GDP排名来看,十个城市均入列全国城市经济前 11 强。唯 GDP居于第 7 位的苏州,没有进入消费前十强。
值得注意的是, 消费力十强城市中, 北方城市只有北京和天津, 南方城市占
了 8 席。天津和北京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 5.6%和 5.5%,整体
慢于其它十强。
具体从总量分析, 上海、北京和广州稳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一梯队。 跟过去的不同的是, 上海 2017 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 5670 亿元,首次超过北京;第二梯队是重庆和成都, 在 3000-4000 亿元之间;第三梯队是武汉、天津、深圳、南京和杭州,在 2600-3000 亿元之间。
上海首次拿下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主要得益于其 2016 年 8.0%和今年上半年8.1%的增速;而 2016 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 6.5%,2017 年上半年增速再放缓,为 5.6%,最终总量落后于上海。
从消费结构来看,上半年北京服务性消费增长了 12.7%,占市场总消费额的
比重达到 53%,对总消费增长的贡献率为 70.5%,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交
通通信等升级类消费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上海方面没有公布服务性消费数据, 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跟通讯器材类、
体育娱乐用品类、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拉动较大有关, 三者分别增长 61.1%、27.8%
和 19.7%。
十强第二梯队是重庆、成都,除了总量较高,增速也很高。上半年重庆、成
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 11.7%和 11.4%,居十强城市的前两位。
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以重庆、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进入消费增长的
快车道,除了成渝,昆明和贵阳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了12%。
第三梯队是武汉、天津、深圳、南京和杭州。其中,南京和杭州,受益于省会城市的中心辐射能力和近年新兴产业的快速扩张,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 3.3 万元和 2.9 万元,消费能力非常强劲。
深圳为什么挣得多买得少?
上半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7505 元,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但在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却远逊于北上广,更是低于武汉。
对比相邻的广州,上半年广州和深圳 GDP分别达到 9891 亿元和 9709 亿元,
差距不大,在增速上,深圳达到 8.8%,在一线城市中最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深圳达 27505 元,高出人口数量相当的广州近万元。
为何深圳消费能力落后广州? 21 世纪经济研究院分别梳理了深圳
2012-2017 上半年社会零售方面的数据,数据显示 2012-2013 年,深圳零售消费均有不错表现,增速分别达到了 16.5%和 10.6%,但是 2014 年以后跌落 10%,2015年,仅增长 2.0%,其原因与深圳市政府汽车限牌措施不无关系。 2015 年初深圳规定将一年的汽车增量指标控制在 10 万,而 2014 年深圳的汽车销量达到 50 万辆,这一年深圳零售消费门类上,汽车类也下降 20%。
同时,近五年的零售消费数据显示,深圳并没有稳定高速增长的消费门类,而服装鞋帽针织类,金银珠宝类增长相对乏力甚至出现负增长。
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原因之一是深圳靠近香港,出入香港购物方便,
很多深圳人经常往返香港购物, 尤其是一些大额奢侈品。 2013 年曾有报告显示,
2012 年 9 月-2013 年 9 月, 12 个月的时间内,深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