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旗袍的演变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
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
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
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
求特别讲究。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旗袍是
我国一种具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
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
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
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
边。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
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
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1911 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
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
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
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
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
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
短的变化也较多。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
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
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
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服装装饰一扫清朝
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
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
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
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
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二十世纪初期,
盛行“旗袍马甲”。也就是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
地的无袖长马甲。一九二六年,短袄和长马甲合二为一,成为现代旗
袍的最初款式。以后两年,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
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
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但不久,
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
服装的影响,围绕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长,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
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展开“较量”。旗袍的样式有了明显
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 1929 年的 4 月 16
日以后,就有一个严格的规定,旗袍被定为一种正装,在重要的庆典、
节庆、礼仪性场合,中国女性必须穿着旗袍。比方说,女学生在升国
旗的时候,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都必须穿旗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