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 邻里亲戚之间增进感情的好时机。 你知
道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吗 ?以下是 为你介绍的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欢迎阅读。
据史书记载: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
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 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 李白为此
颇为伤感,写有诗句: “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 ?”嫦娥
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 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
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 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 后世人每逢中
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
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
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中秋节的风俗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 ,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
行迎寒和祭月, 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
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
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
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
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
1
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
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
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
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而云南傣族在中
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
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 “贵家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
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 、“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
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 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 饮酒赋
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
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宋代文豪苏轼,中秋
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 ,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
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
的活动之一。
2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
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
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
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3 、燃灯
2
中秋之夜, 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
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
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 “广东张
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
形及 lsquo; 庆贺中秋 rsquo; 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
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 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 或用小灯砌成字
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