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传统美德小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人的传统美德小故事 诗曰:洪皓不降,愿就鼎镬①,此真忠臣,光明磊落。 南宋的洪皓,奉了宋高宗的使命,出使金国。走到云中今山西大同,金国的人强迫他到刘豫部下去做事刘豫原本是宋朝人,后降金人。洪皓说:“奉了皇上的使命,走了万里的远路,哪里能奉侍两个主人?这是不可能的,我恨不得能把叛逆刘豫给杀了,哪里能忍受这种屈辱来奉侍刘豫而苟且偷安呢?如果让我投降,宁愿下油锅都在所不惜。”当时金将粘没喝大怒,要一剑将洪皓杀了,这时金兵里面有一个小校说:“这个人是真正的忠臣,不要杀他。”就替洪浩跪着请求。后来粘没喝接受了军官的请求,就把洪浩流放到了冷山这个地方。一直到了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时,他才回到杭州。 洪皓在回来时,秦桧还当权,因为以前与秦桧有冤仇,秦桧在他回来时也屡屡向皇上说他的坏话,将他流放到南方,后死在广东南雄。当洪皓年轻时做秀州作司录这样的小官时,碰上大水来临,许多食物不能及时发放老百姓,他就向郡守建议,发官库里的谷粮,直接给受灾的百姓。而在当时绣州是粮食的转运战,米到此处要转送到一般小的城市,所以洪皓向陵守建议不转运,而卖给老百姓。当时郡守不敢担当,说:“不可以。”洪皓又说:“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十万人生命,希望郡守将粮发放给岌岌②可危的百姓。”后来太守也深受感动,这样就解救了十万人的性命。人们感之入骨,大家把他比喻跟佛一样救苦救难,悲天悯人,称他为“洪佛子”。在发水灾后不久,又遇到了盗贼,盗贼抢到洪家的时候,知道他就是洪皓洪佛子,盗贼说:“洪佛子不能抢。”可见当时百姓是多么地尊重他,皇上在他过世后封他为“忠宣”的谥号。 历史记载,洪皓饱读经书,他的长子洪适③记忆力很强,次子洪遵、三子洪迈,都很会读书,都有过目成诵的能力,并同时考中进士,品性、文笔兼备。高宗说:“洪皓能效忠宋朝,所以他的后人有这样的果报,闻名满天下。” 【注释】①镬:huò,古代的大锅。②岌:jí,急切的样子。③适:kuò。 诗曰:延陵季子,不负初心,徐君已死,挂剑坟林。 春秋时期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的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湛,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而季札却说:“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这就是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地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可谓“大信不约”。 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讲话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就得了。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云:“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语言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曾子曾经提到:“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容貌予人什么样的感觉,至关重要。也正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心,从我们的行为容止与言语意涵,对方就能够透析说话之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的言语一定要谨慎。 言为心声,言语是内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视、了知为人真实的品操,就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心善,行为就善,心恶,行为自然偏颇。在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中,虽然季札内心想要将剑送给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