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卷A卷.docx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卷A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期末考试 A 卷 教学中心 学号 专业 姓名 成绩 一、 名词解释。 20 分(每道 5 分) 1、 《花间集》 答: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集中收录晚唐至五代 18 位词人的作品, 共 500 首,分 10 卷。 18 位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位与蜀无涉外,其余 15 位皆 活跃于五代十国的后蜀。或生于蜀中,或宦旅蜀中,他们是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 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 珣。这批后蜀词人刻意模仿温庭筠艳丽香软的词风,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 点,互相唱和,形成了花间词派。填词风气,在晚唐五代已十分普遍。唐代文人为避乱 纷纷入蜀,填词风气也由中原带入后蜀。唐末五代填词风气最盛、成就最高的地方首称 后蜀,次称南唐 2、中兴四大诗人 答: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4 位 诗人的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杨万里有《诚斋集》 , 范成大有《范石湖集》 ,陆游有《陆放翁集》传世。 3、诸宫调 答:诸宫调,是说唱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宋、金、元时 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套 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诸宫调以说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 又称“弹词”或“弦索” 。 1 4、南施北宋 答: 南施指安徽宣城的施闰章 (1618— 1683), 北宋指的是山东莱阳的宋琬 (1614— 1673)。 二人是较早在清庭应仕、出仕,主要生活在顺治康熙时期的诗人。有关两人的成就,大 诗人王士祯说: “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 ” 二、 简答题。 30 分(每道 15 分) 1、简述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答:小品文之所以在晚唐时代大放异彩,固然离不开它所产生的社会现实的土壤,正是 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孕育了独具特色、光芒四射的晚唐小品文。 有关晚唐社会的现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中记载: “于斯之时,阍寺 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范镇阻兵,陵慢于内,不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 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赋剑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杼柏空竭于旦阍。 ”唐代社会自 从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 年)之始的安史之乱以后,开始了它由盛世繁荣的恢宏气象而 逐渐走向衰落的局面,从此之后的唐王朝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动荡中历遭坎坷渐趋渐衰, 一蹶不振。尤其是到了晚唐社会,统治者自身的昏庸无度造成了社会的一片混乱。这种 局面也导致了一系列不合理现象的产生,科举取士制度此时已名不副实,宦官把持朝纲、 飞扬跋扈,为己之利而干预科场,堵塞了众多世人科考行官的仕进之路。尤其一些身卑 位微的寒门庶族产生了科考无望、前途渺茫、报国无门的忧虑。至唐懿宗咸通时期,翰 林院学士刘允章向懿宗上谏说: “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之乎?官吏苛刻,一苦 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 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 也。 ”这些昏暗动乱的社会现实必然会被文人反映在文学当中,尤其反映在小品文当中, 体现为对现实的揭露,对统治集团的愤恨、怒骂以及对人民和个人遭遇的同情等内容。 晚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使文人一方面表现出为避祸全身而趋向退隐享乐的生活情愫, 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穷困潦倒的身世地位与失意乱离的人生经历,又使他们不得不 引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国事人生的思考。文人这种济世救国的心态体现在文学领域当 中,就突出地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主张散文的写作应结合当时政治现实的需要,因此当 时的散文创作发挥了其现实主义精神,通过写景、抒情、叙事、言志等方式反映现实, 指正时弊。尤其是小品文,以其自由灵活、短小精悍的形式与辛辣的讽刺、寓言等手法 揭露现实,抨击时政。与当时没落、衰败的社会现实下绮靡、柔美的诗歌创作相比,正 2 是“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正如郭预衡先生所言: “这时的文章,不仅指责朝 政之失,而且抨击军权之害。从孙樵、刘蜕,到皮日休、陆龟蒙、

文档评论(0)

150****6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互联网产品运营推广以及k12教育内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