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主席说:“年轻人不会忘记我,会研究我的。”
11911年春天,19岁的毛泽东辞别父母,奔赴长沙求学。刚从农村进城的毛泽东,感觉什么都很新鲜,尤其是琳琅满目的报纸书籍,让喜欢读书的毛泽东不知所措。他花钱买了一份《民立报》,那份报纸刊登了黄花岗72烈士牺牲的消息,转到其他版面,详细罗列着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以及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名字。毛泽东读完报纸大为震撼。他在韶山就藏着一股侠气,喜欢读《水浒》之类的反抗小说,想以自己的奋斗让穷人过的好点,为了这事,毛泽东和父亲吵过好几次。现在到长沙才知道,原来那么多人对现实世界不满意,做着和他相同的事情,无非是舞台大小不同而已。读完报纸之后,毛泽东深深记住了同盟会的几句宣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国民皆有参政权的政府、平均地权。他也记住了孙中山的名字。孙中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革命领袖,而毛泽东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生,犹如粉丝崇拜偶像一样,毛泽东也对孙中山生出敬仰之心。激动之余,毛泽东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墙上,让路过的同学们发表意见。他在文章里说,只有孙中山做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做外交部长,中国的事情才能做好。此时的毛泽东以为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都在讲革命和维新,结合在一起,便是反对清朝和皇帝制度的。他不知道孙中山和康梁的政见完全不同,不可能在政府里共事。不过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表政见,学识阅历也不丰富,我们现在看这个观点,不能太苛求。但就是从此时开始,19岁的毛泽东看到模糊的未来,并且向那个指引未来的人一点点靠近。
2时间过去12年,毛泽东已经不是懵懂的青年学生,而是刻苦砥砺修成的奇男子。他在湖南一师读报纸研究时事,眼光犀利观点新颖,同学们都称他“毛奇”,学业大进之后,毛泽东便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新民学会,整天研究如何改造中国和世界。新民学会,就是湖南共产党的原始班底。杨开慧特别喜欢毛泽东,不顾家里人反对,一定要和毛泽东在一起。杨昌济无奈,只好同意女儿和爱徒的关系。正是因为这场婚姻,韶山冲的农家子弟毛泽东,得以借杨昌济的人脉关系,进入湖南文化名人圈子。此时的毛泽东,早已今非昔比,和偶像孙中山的距离也越来越近。1923年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清水塘,估计因为家庭琐事吵架,夫妻俩的心情都不好,彼此还产生了一点误会。可中央发来通知,让毛泽东立刻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想都没想,起身就走。离家之前,毛泽东给杨开慧留下一首《贺新郎》,里面有几句话可见毛泽东的心情:“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他想都没想,起身就走。他从长沙出发,然后转道上海去广州,参加了1924年1月20日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会场席位是39号。这次会议是孙中山主持的,并且做了激情澎湃的演讲,而坐在台下的毛泽东,听的相当认真,遇到认可的地方,还要低头做笔记。整整用了12年时间,毛泽东才能和孙中山在一起开会,可想而知他的心情多激动。孙中山也很欣赏毛泽东。因为半年前的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负责中共的组织工作,而且湖南工作是各地方成绩最好的。于是在广州开会期间,不管毛泽东有什么问题,孙中山都让他起来发言,并且给他极大的鼓励。
有次讨论设立研究会的议案,有个人说,凡是做出重要决定以前,应该聘请学者进行研究,没有经过研究便不能执行。毛泽东举手反对:“你是把执行和研究分开了,官僚机构这么做没问题,但对于革命党来说不合适。我的意思,这条议案的精神可以成立,条文不能成立。”孙中山认为有道理,便建议大会,把这条提案交给中央委员会酌情办理。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毛泽东数次得到孙中山的支持,感受到革命领袖对他的认可,不禁对孙中山感激万分。而孙中山亲眼目睹毛泽东的表现,感觉这个年轻人是大才,值得大力培养。政党不同也没关系,反正国共合作了嘛。于是在大会结束的时候,孙中山亲手写了一份名单,做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建议人选,其中一人就是毛泽东。有了孙中山的推荐,毛泽东被选为国民党中执委的候补委员,随后决定派他去“中执委”上海执行部工作。而日后声名赫赫的蒋介石,在大会上什么都没有捞到。可以说,孙中山对毛泽东有知遇之恩,这份感激之情,很多年后毛泽东都念念不忘。
325年后,孙中山早已逝去,自称继承孙中山遗产的蒋介石,也被人民战争赶到台湾做岛主。和国民党征战多年的毛泽东,则成为中国的伟大领袖,但毛泽东依然认为:“中共继承了孙中山民主革命的衣钵。”孙中山对他有知遇之恩,属于个人因素,毛泽东会在内心感激,绝不会以个人喜好干涉国家方向。他以孙中山学生自居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孙中山开创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不仅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