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由问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答案务必写或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然最初“姓”“氏”之称是不同的,既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个词。姓立生于前,氏出现在后。
“氏”本义为根柢,人们的姓氏标志着祖宗的来源,也是一种根柢,所以“氏”顺理成章地引申为姓氏的专用字。上古母系氏族社会,妇女是繁衍后代、保证氏族延续的主体,地位崇高。那时,生女则留在族里继续生儿育女,延续族群;生男则要分出去倒插门“嫁”到别的部落另立门户,就产生了“氏”。所以,“氏”是姓的分支,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至伏羲氏族社会时期,一祖所繁衍的子孙越来越多,一个部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系散居各地。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原姓之外,为了相互区别并表示自己的特性,便要取一个称号,这称号就是“氏”。所以,上古有姓又有氏,姓为氏之本,氏是姓的分支,可以自立,能够改变。
到了夏、商、周时期,氏族制度渐被阶级制度代替,于是便有了“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昨之土而命之氏”的做法,就是说一个氏从大宗分出来,另立门户要经天子认可。至周代,由于大规模分封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封国之名为氏;而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的后人也以受封之国的名称为氏。三代时只有贵族才能有氏,贫贱者则有名无氏,于是“氏”就成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独有标志。一般平民,则只能以其职业相称,如“庖丁”就是对一个叫“丁”的“厨师”的称呼。所以《通志·氏族略》有“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之说。周代姓氏制度是宗法制度的一部分,“礼不娶同姓”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姓同根,异氏同源,女子称娃,男子称氏,氏同姓不同可以通婚,姓同氏不同则不可以通婚。姓不能变而氏则可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父子两代可以不同氏。姓氏与人名共同构成一个人的名字。例如孔子,子是姓,孔是氏,丘是名,因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之为孔丘,而不叫子丘。
也正由于“氏”表示根柢,古代又常用在远古的帝王、国名国号、朝代后作为称呼,如神农氏、夏后氏等等。后也用在官职、姓名、亲属后表示尊称,如太史氏、左氏、舅氏母氏等等。
姓、氏相别的制度沿用到秦朝时,由于西周封建宗法制度瓦解,旧的姓氏制度也遂被废除。姓和氏的区别已不明显。至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而为一,从此姓与氏合用并称不再区分,使用起来简单省事,无贵贱之别,皆可用以别婚姻。
但在特殊场合,姓和氏的使用仍有些区别。例如在族谱或家谱题名上,则只能题《某氏族谱》或《某氏家谱》。这是因为“氏”在古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族谱、家谱是记录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题名只能用“氏”。
(摘编自谷衍奎《浅说“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古以来,“姓”“氏”之称不同,出现时间不同,但都被中国人作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B.上古“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氏”是从姓中派生出的不同支系的称号。
C.“氏”可以自立,也可随着封邑、官职等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父子两代可有不同的姓氏。
D.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把姓氏混而为一,借此废除了姓氏制度,姓与氏开始合用并称。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姓氏对华夏子孙家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这是文章论述姓氏关系及其作用的前提。
B.文章第三段以“庖丁”的称呼为例,论证了三代时“氏所以别贵贱”的阶级功用。
C.文章把父系氏族制度时期与阶级制度时期进行对比,重点论证后- -时 期氏的作用。
D.文章论证结构严谨,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题,接着纵向深人,最后进行补充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作用,它的产生、变化等均与当时特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B.氏的本义为根柢,后作为姓氏的专用字以示区分,如孔丘、神农氏、太史氏、左氏等。
C.氏是周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独有标志,既区别了子孙之所由出,也区别了不同阶级。
D.族谱或家谱题名只能用“氏”,源于古代只有男子称氏,氏体现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连日来,第十一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
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年高考成语题汇编(1992—2011年).doc
- 历年高考成语真题汇编(1992-2012年).doc
-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之边塞诗(2002—2012年).doc
-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之山水田园诗(2002—2012年).doc
-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即景抒情诗汇编(2002-2012年).doc
- 历年高考试题病句汇编(2004-2008年).doc
-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doc
- 历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2006-2019年).doc
- 历年高考四川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汇编(2006-2014年).doc
- 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表达得体(2017-2019年).doc
最近下载
- 精神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doc VIP
- 《做一只努力向上的蜗牛》励志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Danfoss丹佛斯VLT® HVAC Basic Drive FC 101 SW 4.4x Operating guid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城市更新项目质量管控实施方案.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029.2-2022轮椅车 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pdf
- 《GB/T 18029.1-2024轮椅车 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pdf
- ISO9001-2022质量管理体系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措施记录表.docx VIP
- 《GB_T 18029.1-2024轮椅车 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专题研究报告.pptx
- 丹佛斯FC101变频器编程手册说明书.pdf VIP
- 丹佛斯FC111参数设置及丹佛斯变频器FC360使用说明.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