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答案解析.pdfVIP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答案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上的万里长城首先是一道军事防线,它的城墙、关隘、堡寨、敌台,见证了刀光剑 影与炮火连天的岁月;同时,长城地处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错带,因此又成为 一条经济、民族、文化的分界线。 提起万里长城,人们往往最容易联想到秦长城,因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深入人心。然 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以及秦代的长城主要在今内蒙古与河北等地,格局并不大。隋文帝开皇 初年,幽州总管周摇整修长城,保护边民免遭突厥侵犯。继隋而起的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 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设或沿用。辽、金、元、清各朝都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长 城以北本来就是他们的发祥之地和战略后方,其间只有明朝需要依赖长城防线。从明初到嘉 靖年间,形成了号称“九边”或“九镇”的长城防御体系。北京地区在蓟州镇及宣府镇辖下, 今天能够看到的长城,绝大多数是明代所筑。 居庸关、古北口等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它们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时期的鲜卑,十六国前燕的慕容皝,金朝的完颜阿骨打,蒙古的札八儿,明末的李自成, 都曾通过强攻或奇袭居庸关取得战争胜利。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在加强训练、 严明军纪的同时,创建空心敌台、增立车营、改进战法,戍边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 继之者踵其成法,数十年得无事”,是长城军事文化创造者的杰出代表。 处于农牧交错带的长城,在和平时期成为南北各民族广泛交往、密切融合的纽带。西汉 时期,“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 原本为戍守御敌修建的城堡要塞,后来有许多发展为村镇城邑。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促进 了民族之间的彼此融合。 “一统华夷”历来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各族统治者共同追求的远大理想,燕山与长城 在古代往往被视为北方“夷汉”或“华夷”之间的民族区域分界线,但文化上的彼此认同比 有形的疆界更重要。如契丹在古北口为北宋名将杨业修建杨无敌庙,体现了长城内外民族推 崇忠勇之士的共同心理。 长城是我国古代农耕和游牧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见证,它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农业 文明的发展。长城沿线发生的多次战争表明,长城是不能轻易逾越的屏障。随着清朝定都北 京,广袤的蒙古高原、辽阔的东北平原与中原大地在政治上连成一体,长城的军事功能逐渐 衰退、文化象征意义不断丰富。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敢于抗击一切来 犯之敌的精神高度契合,在抵御日本等外来侵略的近现代时期尤其如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长城虽然在各个朝代的地理位置不同,但它在各个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B. 长城以南是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带,以北则是游牧文化带,二者实在是难以融合。 C. 长城关口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会严加看守,这阻碍了长城外各民族的交流。 D. 长城所处地理位置首先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地位,而其文化意义是后来不断丰富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 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 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项,信息在第二段,对应原文分析会发现“但它在各个朝代都发 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分析错误,文中有“唐朝无需仰仗长城作为军事屏障,只有少量的建 设或沿用”的信息,因此选项以偏概全。B 项,信息在第四段,“二者实在是难以融合”曲解 文意,文中多处提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C 项,信息在第四段,对应原文分析会发现“在和 平时期都会严加看守”于文无据,文中有“昔日严密扼守的关口成为相互往还的通道”的信 息,可见和平时期并没有严密看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先指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从长城的军事功能与文化意义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证。 B. 文章按照朝代的先后历史顺序来论证长城军事功能,脉络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 C. 鲜卑等通过夺取关隘来获得胜利的大量史实证明了关隘在交通和军事上有重要地位。 D. 契丹在古北口为北宋杨业修建杨无敌庙宇,说明了其具有“一统华夷”的远大理想。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ongtong52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