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院训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文档 校园文化研究系列之一:校训 编写计划 一、内容 、校训的定义 、校训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校训及释义 、中国现代知名大学校训及释义 、中国现代知名中小学校训及释义。 、国外名校校训及释义 、磁县中小学校训及释义 、磁县二中校训及释义 二、体例 、学校(书院、学院)名称、简介、著名人物 、校训(院训)条目、出处 、校训释义 、古代书院附图片或代表人物 、现代大学、中小学附图片、校徽及代表人物 精选文档 一、中国古代校训(院训) 学校在我国出现很早,传说夏代已经有了正式的学校,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先秦,学校有时称为“庠序” ,如《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谨庠序之教,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周代以后,学校的设置日益完备,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公办到私立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办学模式。 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发展和鼎盛,中国古代公私学校中开始出现用明晰和固定的语言表述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共同实践的行为准则,这就是中国古代校训(院训)的滥觞。办学者和教育家自创或引用名家的警世语言或座右铭,阐述和贯彻自己的办学思想,鼓励学生砥砺品格、修明自身、充实学问、锻炼才干,自觉用儒家经世致用的宗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促进了校训的稳定和普遍化。 精选文档 1、岳麓书院: “忠、孝、廉、节 ”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与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 府书院并称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光 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 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 1926 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 “千年学府 ”。 岳麓书院院训源于朱熹所提“忠、孝、廉、节”,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关注人性和以德育人的宗旨。 忠是孔子伦理道德的重要规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涉及交友、事 君等内容。孔子将忠列为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原则, 孔子认为五伦关系 (朋友、父子、兄弟、夫妻、君臣)中,朋友关系是最不稳定的,必须用忠信来维系。 事君则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事君就是服务国家。孔子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强调“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后儒标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则是对孔子忠君思想的僵化理解。 孝在儒学尤其南宋以降的道学中是和忠并称的社会最高道德规范和政治伦理。孝即为养亲、事亲、敬亲和尊亲,就是要以敬重、顺从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孝”既是个人修养的出发点,更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前提。“孝”的伦理要求沉淀于我国民族心理之中、对我国社会产生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节即气节,是历经数千年而不断为中国人追求和赞颂的人生价值选择。从小而言,气节是指个人的立身、交友、行事等的基本原则和个人的价值实现;就大而言,气节则是对社会风气的砥砺、劝勉、教化。 精选文档 廉以养德,正身修己。廉不仅仅是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还涉及为官治民 和事君尽忠。官贪吏虐,往往比政策失当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危害政权巩 固和社会稳定。故儒者强调君子应清白自守,临财不苟,遇色不迷,心清欲 寡,意坚志固,执政廉洁。 2、白鹿洞书院院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被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著名理学家朱熹任白鹿洞书院洞主时,重修书院并颁布了《白鹿洞书院 教条》,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并用《礼记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做为约束和警策师生的院训。 博学是学习的起始, 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孔子说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就是感叹非学无以致远,非学无以进 步。儒家教育弟子不可拘泥于经传, 而要有充沛和积极的好奇心, 广泛涉猎,博学于文,兼收并蓄,兼容并包,使学习拥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 审问,即认真的质疑。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生不要迷信老师和经验,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要认真提出疑问,以守教学相长之效。 慎思是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强调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 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 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 是为 “慎思 ”。 明辨为学习的第四个阶段。面对纷繁冗杂的学说,真伪难辨的命题,只有用批判的勇气和精神,对其进行辨析和辩论,以达到知识的真正掌握。 精选文档 笃行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就是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用所学指导人生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9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