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pdf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学科性质、目标功能及意义)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社会保障的相关关系 第五章 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 第七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 第八章 社会保障水平 第九章 社会救助 第十章 社会保险 第十一章 社会福利 绪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 (1942):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 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 德国(陈良瑾, 1990):即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人提供基 本的生活保障。 英国(贝弗里奇, 1942):为消除贫困,以普遍性和类别原则,为国民在失业、疾病、 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予以生活保障。 美国(美国社会保障署, 1995 ):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生能力中断 或丧失以保险, 还为结婚、 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 为抚养子女而 发给的家属津贴也包括在这个定义之中。 日本(陈良瑾, 1990):是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 原因造成的贫困, 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担上, 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对陷入生活困 境者,通过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谋求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以便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的成员的生活。 二、港澳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香港: ——(官方)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需要的人士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 福利, 包括综合保障援助计划、 公共福利金计划及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 交通意外 伤亡援助计划、灾民紧急救济等。 ——周永新:政府为保障国民最低生活需求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非供款性的社 会救助、供款性的社会保险和普遍津贴制度。 ——莫泰基( 1993 ):社会保障可以理解为一个政府设立的制度,运用大众的财富, 给予需要的人最基本或应得的援助, 藉以维持生活需要, 以及配合社会发展, 增加国民 福利。 澳门: ——邓玉华( 2003 ):包括社会服务、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 台湾: ——(莫泰基, 1993):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务等各种 不同方式,对于国民之遭受危险事故,以致失能、失依,因而生活受损的人,提供各项 生活需求, 给其以健康保障、职业保障及收入保障,并进而促进民族健康、 全民就业及 民生均足。 三、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陈良瑾( 1990 ):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 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郑功成( 2000 ):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 障系统。 本教材的界定: 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 依据法律规定,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 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第一章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念核心要素 1、责任主体: 政府 2、目标: 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3、实施依据: 社会立法 4、资金来源: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与理论框架 一、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将社会保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