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雨_汉语言文学论中国古代悼亡诗词的感伤之美.pdfVIP

追雨_汉语言文学论中国古代悼亡诗词的感伤之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雨_汉语言文学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词的感伤之美 论中国古代悼亡诗词的感伤之美 悼亡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诗歌的一种,其历史地位和它独有的感伤之美却 是其他诗歌所无法比拟抑或企及的。 何谓悼亡诗,“抚存悼亡,感今怀昔之诗也。”[1]“悼亡”本指对亡者的哀悼 之意。但在我国古代,并非所有悼念亡者的诗都能称之为悼亡诗。自西晋潘岳首先 以“悼亡诗”为题,抒发追悼亡妻的伤逝之情后,悼亡诗才成为了特指悼念亡妻的 诗,从此作为历史过程中文人们约定俗成的界定。所以,应将悼亡诗“视为夫妻间 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2] 既然悼亡诗词取材于伤逝亡妻的主题,那么就决定主宰其间的是一种感伤 美。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却缠绵不去,故以天下至语写天下至情~悲哀的情 感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寄托诗人不能排遣的感伤。 一、 抚今追昔,以内心哀婉的悲情和妻子高贵的品格渲染其感伤美。 悼亡诗 词的感伤美,首先源于夫妻间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鹣鹣深情。恩爱夫妻,本该白头 偕老, 可亡妻的现实又是诗人不能不接受的, 于是抚存感往, 巨大的悲痛从作者的 心底涌出, 使得作品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情色彩。如江淹《悼室人》之六:“牕尘 岁时阻,闺芜日夜深。流黄夕不织,宁闻梭杼音。凉霭漂虚座,清香荡空琴。蜻引 知寂寥,蛾飞测幽阴。乃抱生死悼,岂伊离别心。”;又如李商隐《房中曲》:“忆 得前年春, 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 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 明日山头檗。愁 到天地翻, 相看不相识。”诗人们或表达佳人早逝, 空留遗迹, 独帏凄寂之苦;或 抒发追思迷离, 呜咽难绝的心绪, 其情其境, 哀怨动人。 “为文造情不容易,为情造文更艰难”。[3]所以悼亡诗词在情感真挚这一点 上, 比其它任何诗歌都来得严格, 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它往往以爱情为经, 以 死亡为纬, 在表现人生爱与死这两种生命的极端情感时,句句带泪,曲曲传情。而贯 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作者丧妻后无法排遣的一怀愁绪、满腹心酸。如元稹《六年春 遗怀八首》其五:“伴客销愁日长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 问君~”悼念亡妻, 流泪的应该是诗人自己, 可诗人偏偏不写自己伤心落泪, 只写 旁人哭泣, 从旁人的感泣中表现出自己的伤心, 以醉里暂时忘却丧妻之痛, 写出 永远无法忘怀的哀思。其蓄情之深,含情之真,令人赞叹。象这种化解不开, 挥之不 去的感伤之情,在悼亡诗词中可谓俯抬皆是:元稹《遗悲怀》:“昔日戏言身后世,今 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残夫妻百事哀。”;纳兰性德《浣溪 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这些读之令人喉喧气塞的悲妻诗行, 是 作者丧妻后心灵伤痛的自然流露。一首首悼亡诗词,就如同一个个喷射口。诗人郁 结于胸, 无法排遣的悲伤,在字行间得到渲泄、转移、疏导。使人“一读则改容, 再读则泪下,三读则断肠矣”[4], 其打动人心的魅力, 正源于它所独具的感伤美。 悼亡诗词都是以一种追悼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妻子生前留给作者的恩爱 与温馨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妻子的美丽与贤惠在诗人伤感的思念中显的更加无可 替代,往往是“见尽世间妇,无如美且贤。”(梅尧臣《悼亡三首》);“我辈钟情 故自长,别于垂老更难忘。不如晨牡兼狮吼,少下今朝泪几行。”(陈祖范《悼亡》) 而更有细述者如元稹《遣悲怀三首》:“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 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又如王海洋 《悼亡》“ 千里穷交脱赠心,芜城春雨夜沉沉。一官长扬吾何有,却捐闺中缠臂 金。”这里 作者从生活小事忆起, 前者回想当初家境拮据时,妻子勤俭持家,体谅丈夫,粗 茶淡饭,却毫无怨言。后者则回忆妻子生前为人大方豪爽,急丈夫好友之所难,不惜 将腕上金镯相赠。平凡的锁事,衬托出妻子贤惠、无私的品格,清贫的生活更显出夫 妻的患难情深,而诗人平和的叙述, 却充满了对贤妻的赞叹与怀念。 陈寅恪说:“韦氏(元稹妻韦丛)不好虚荣,微之(元稹字)尚未富贵,贫贱夫 妻,关系纯洁。”[5] 正因如此,元稹才会在《离思五首》中吟出:“曾经沧海难 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表 达妻子韦丛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位置,从而更加渲染了诗歌的感伤之美~ 总之, 古代悼亡诗词传达的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 未语泪先流”的悲情;是“才下眉 头又上心头”的哀婉;是“人死如灯灭”的巨痛与感伤。古代的悼亡诗词的意象选 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 多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 即多是柴米油盐的生活 小事, 平淡

文档评论(0)

文章写作专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司主营文章撰写、培训教材、合同协议、发言稿、策划、汇报、各类文案。 ~ 海量资深编辑老师无缝对接,一对一服务。 ~ 保原创!可加急!免费改!

认证主体张家港市尚博锐艺术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302062995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