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课程教学大纲.docxVIP

《昆曲》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 Arabic 3 页 《昆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音乐学 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昆曲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粹,被称为“百戏之祖”,2001年5月18日,它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苏州作为昆曲的发源地,在当今时代,苏州的大学生有必要对产生于本土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一)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昆曲600余年的演进历史特别是其中重要的作家、作品有所了解。 (二)对昆曲艺术的文学、音乐和舞台表演的特征有所了解(这方面不列专节讲述,而是贯穿在关于昆曲历史和昆曲清唱技能的教学过程当中)。 (三)学唱几首用昆腔演唱的古典诗词,以及昆曲艺术最经典的一些作品如《玉簪记》、《牡丹亭》、《长生殿》中的经典曲段,同时对昆曲曲笛吹奏的技术有所了解。 (四)期末考查以学生清唱一首古典诗词或一段昆曲曲段的方式进行。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有三个大的部分构成,即昆曲演进历史、昆曲清唱和昆曲舞台表演,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昆曲从文学剧本到清唱和舞台表演的理论与实践有所了解。 (一)昆曲史部分: 1、昆腔、昆曲、昆剧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昆曲的起源问题 3、魏良辅与昆山腔改革 4、梁辰鱼与“昆山派” 5、汤显祖与“临川派”、沈璟与“吴江派” 6、徐渭与“越中派” 7、李玉与“苏州派” 8、“南洪北孔”与清代昆曲的再度繁盛 9、乾嘉之际花部乱弹的崛起与昆曲的趋于衰落。 (二)昆曲清唱部分: 1、有关唱曲的一些基本理论: (1)王世贞《曲藻》 (2)魏良辅《曲律》 (3)沈宠绥《度曲须知》 2、需要学唱的古典诗词与昆曲经典曲段: (1)白居易《月儿高》[遥知天上桂花孤] (2)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3)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高明《玉簪记·琴挑》[懒画眉] (5)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皂罗袍][好姐姐] (6)洪昇《长生殿·小宴》[粉蝶儿][泣颜回] (三)昆曲舞台表演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以及课后,有选择性地观赏昆剧舞台表演的一些重要演出录像: 1、宋元南戏:(1)《白兔记·养子》(苏昆) (2)《琵琶记·吃糠遗嘱》(上昆) 2、明清传奇:(1)《水浒记·活捉》(北昆) (2)《玉簪记·琴挑》(浙昆) (3)《牡丹亭·拾画叫画》(浙昆) (4)《义侠记·游街》(南昆) (5)《十五贯·访鼠测字》(浙昆) (6)《长生殿·绪阁》(苏昆) 3、新编本戏:青春版《牡丹亭》(苏昆)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 1、课堂实践:(1)课堂学习要求摹唱尽量做到字清、腔纯、板正;(2)、练习曲笛吹奏,要求协同合作,不可各自为阵。 2、课外实践:(1)组织、展开我校第一个昆曲社团(“石湖曲社”)的定期活动;(2)利用课外时间排演一些经典昆曲段落;(3)利用课外时间观赏一些昆曲舞台表演录像和实际舞台表演。 四、教学时数分配: 理论:32 实验: 上机: 其它: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1、昆曲相关概念辨析、昆曲发韧期的概况 1 10、观看昆曲演出录像 3 2、魏良辅与昆山腔改革 1 11、考试 2 3、梁辰鱼与“昆山派” 1 4、汤显祖与“临川派”、沈璟与“吴江派” 2 5、李玉与“苏州派” 1 6、“南洪北孔”与清代昆曲的再度繁盛 2 7、清代中期以后昆曲概况 2 8、昆曲清唱教学 15 9、昆曲曲笛吹奏教学 2 合计 32 五、其它项目(含课外学时内容):无 六、有关说明: 1、教学和考核方式: (1)理论部分采用教师讲授法。 (2)清唱、曲笛吹奏教学采用教师范唱、范吹,听录音,学生集体摹唱、摹吹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3)考试方式以学生清唱实践为主,采取个别考察的方式。 2、习题: (1)昆曲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在什么时候? (2)昆山腔、昆曲、昆剧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魏良辅对昆曲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哪些方面? (4)“沈汤之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南洪北孔”指的是什么? (6)昆曲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7)魏良辅所说唱曲“三绝”是什么? (8)南曲与北曲在音韵、音乐上区别是什么? 3、能力培养要求: (1)学生需要大体了解昆曲600年的演进历史,知道其中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 (2)知道昆曲清唱的一些基本理论。 (3)重点要能够基本学会清唱1~2首古典诗词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