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班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学问梳理 _文档
视界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第 9 课《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溯同: 泝; 暮到一作:
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 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 ,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
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
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因此
写就《水经注》 。
1 .文学常识
郦道元 (约 470— 527), 字善长。 汉族, 范阳涿州 (今河北涿州)
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
1
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
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
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
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 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
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
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2 .文章思想内容
郦道元的《三峡》 (选自《水经注》 )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
用不到区区 200 字的篇幅, 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全文描
写随物赋形, 动静相生, 情景交融, 情随景迁, 简洁精练, 生动传神。
3 .重点字词
字音:
阙( quē)处襄(xi āng)陵属( zhǔ)引沿溯(sù)
飞漱( shù)御(yù)风猿(yuán)鸣曦( xī)月素湍(tuān) 长啸 (xi ào) 郦 (l ì)道元林寒涧(ji àn)肃重岩叠嶂( zhàng)
古今异义
1 .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 .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2
①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②哀转久绝, “转”通“啭”鸣叫。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 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
2 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
特殊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 (“白帝”前省略了介词 “于”, 意思是 “从白帝城”)
4 .重点问题
( 1)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 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
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 故而文章写夏水以 “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
峡春冬之景, 突出其 “清荣峻茂”的特色, 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
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
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
3
清悲凉的气氛。
( 2)结尾引用了渔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 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
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
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 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
肃杀气氛。
探究 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
升华了文章中心。
第 10 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创作背景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学(中考总复习)第六章第27课时《尺规作图》复习课件.pptx
- hse检查表范本.doc VIP
- GBT709—201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docx VIP
- 4.1文物中的乘法口诀 (课件)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课题申报书:体育游戏与竞技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高考英语句子成分及句子基本结构(共32张PPT).pptx VIP
- 消防安全评估检查记录表.doc VIP
- CWI衔接CSWIP3.1课程教材.pdf VIP
- HK-328W型pH分析仪说明书V3.0.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