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河蟹养殖技术(基础)
河蟹养殖技术(基础部分) 目前,蟹类养殖分海水和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梭子蟹和青蟹;淡水养殖主要品种是河蟹。全国河蟹养殖的面积大产量高。目前河蟹养殖特点:技术上相对简单成熟;时间上周期短见效快;经济上投入少效益高;下面主要讲一下河蟹的养殖。河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100克蟹肉中含维生素A达5900国际单位,热量达582千焦,为水产品之冠,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黄素的含量均高于许多名特水产。常说“蟹过无味”。食用母蟹最佳时间为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前后。食用公蟹最佳时间为农历十月刮西北风的时候,这就是常说“九雌十雄”。 第一部:河蟹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河蟹分类: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河蟹的正名,它还有许多别称,各个地方叫法也不一,如螃蟹、毛蟹、大闸蟹、清水蟹等。河蟹属高等甲壳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 河蟹在我国境内分布很广,北起辽河、南至闽江。凡通海的江河湖泊均有它的足迹。在国外除朝鲜黄海沿岸外,整个欧洲平原都有它的分布。中国的河蟹按水系分可以分为: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其中长江水系的河蟹味道鲜美、壳薄、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青壳白肚,金爪黄毛) 第二节:河蟹形态结构 (一)、外部形态:河蟹体分头胸甲,腹部及足等部分。①头胸部:因进化演变的原因,河蟹的头部与胸部是愈合在一起的;是蟹体的主要部分。背面覆盖一层坚硬的背甲也称头胸甲。头胸部腹面为腹甲所包被。腹甲通常呈灰白色、腹甲通常也称胸板。②腹部:河蟹的腹部俗称蟹脐,共分7节,弯向前方,紧贴在头胸甲的腹面。腹部的形状在幼蟹阶段均为狭长形,在生长过程中。雌性渐成圆形,雄性则仍为狭长的三角形,俗称团脐、尖脐,这是区别雌雄性别的最显著的标志。③胸足:胸足是胸部的附肢,包括一对螯足和四对步足。 (二)、内部结构:河蟹体内里有完整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生殖等系统:①河蟹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肠、肛门。河蟹的消化腺为肝脏,呈橘黄色。②呼吸系统:河蟹的呼吸器官为腮,腮共有6对。③循环系统:心脏,河蟹也有血液,血液组织和颜色与高等动物不一样,河蟹的血液由淋巴和吞噬细胞组成。吞噬细胞即变形虫形的白血球,而血清素溶解在淋巴里,所以河蟹的血液不是鲜红的,而是无色的。④神经系统:有背面腹面由两个中枢神经系统。⑤感觉器官:包括腹眼一对;平衡囊退化,第一触觉以及第二对颚足指节上的感觉毛有味觉功能,胸体和附肢上的刚毛,有触觉功能。⑥生殖系统:河蟹雌雄异体,性腺位于头胸部胸甲下面,蟹黄和蟹膏。 第三节,河蟹的生态习性 (一)生活习性:①栖居:河蟹的一生中,有5个发育期: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随着各发育时期的不同,栖居习性也各相差异。在蚤状幼体阶段,需要生活在半咸水或海水的环境里,过着浮游生活;蚤状幼体变为大眼幼体后,即进入蟹苗阶段,则有浮游生活过渡到既能游泳,又能爬行和登陆,并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大眼幼体变态为幼蟹后,一直至成蟹,其主要生活方式为底栖穴居。②食性:河蟹在蚤幼体初期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以后转为杂食性,偏爱动物性食物,如鱼、虾、螺、蚌、蚬、蠕虫等等。河蟹一般半天白天隐蔽洞中,夜晚出洞觅食。 (二)生殖洄游:河口和入海口浅海里交配、繁殖,自然界河蟹经过两个秋龄的生长、发育长大。每年晚秋初冬,水温开始下降时,江河、湖泊中大批成熟的亲蟹成群结队向河口浅海处迁移,随后滞留在河口交配、产卵,繁衍后代。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是河蟹交配产卵的盛期。(秋风响,蟹爪痒) 河蟹的生活史 第四节关于河蟹的专业用语: (1)、人工育苗:人为控制,河蟹交配产卵、孵化、幼体培育、淡化出苗。 (2)、蚤状幼体:常用Z表示,刚从卵孵化出的幼体,外形并不像河蟹而略似水蚤,故称蚤状幼体。蚤状幼体分为五期,主要以颚足外肢上的羽状刚毛数目为依据,分别是4、6、8、10、12根。 (3)、大眼幼体:常用M表示,五期蚤状幼体变态后为大眼幼体(蟹苗)。大眼幼体因一对延长眼着生于长长的眼柄末端露出于眼窝外面而得名。 (4)、幼蟹:大眼幼体经过第1次蜕皮,变为第一期幼蟹,第2次蜕皮就称第2期幼蟹,依此类推。 (5)、豆蟹:又叫仔蟹,第一期幼蟹,生长发育为三期幼蟹每公斤称1.6至2.4万只,形似豆状,故称豆蟹。 (6)、扣蟹:三期幼蟹培育到每公斤称300至500只,大小似衣服纽扣一样,故称扣蟹(大:100-200只/kg、小:400-800只/kg)。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