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董氏针灸讲义
李国政(ɡuó zhènɡ)教授
第一页,共107页。台湾董氏针灸(zhēnjiǔ)我的师公景昌先生所传所创的七百余个奇穴,是近三百年来针灸界的第一人,董公承先启后,跳出传统十四经络巢臼,自成一体系的董氏针灸,言古人所未言,对针灸治疗(zhìliáo)的贡献极大。董公能在台湾传其针术,诚为台湾之幸。董氏奇穴在临床上极有显著疗效,笔者是研究传统针灸的人,曾写过国内第一本针灸草方美容著作(企业出版社出版),提倡针灸减肥与美容,笔者自认对传统针灸有一番认识,但自从拜师入董氏针灸之门后,个人诚感董氏针灸其疗效之奇效与奥秘,实较传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这些年来在临床上诊治大都以董氏奇穴为主,并自许为董氏针灸的传人。我有个愿望,就是想将董氏针灸的绝学发扬光大,让从医者更加了解及学习,能够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障。董公实是近代一位针灸界德奇才,其所留针术往后定将在针灸界中独得更多人肯定和更多人学习,董公当名留青史,永受世医者所崇敬和怀念。第二页,共107页。董公景昌先生(xiān sheng)略传 董公景昌先生(xiān sheng)(1916-1975),山東平度縣人, 始自其先祖曾以針灸醫術救人,氏家道小康, 十八歲在原籍設立針灸診所,服務桑梓, 不計診費,抗戰時期,離鄉從戎,勝利後解甲歸里, 後在青島設立針灸 診所。未幾年,戰禍蔓延即重行入伍。 民國四十二年以舊病復發請準退役蟄居台北,重操舊業, 並為軍界同志義務應診。董氏羈身軍旅,先後達十三年, 每於軍旅人空傯之際,為同胞施針治病,卅年來診治病患 近四十萬人,即乙省登記可稽者達十萬人以上。以董氏針 法異於正統,取穴尤其奇驗,在針灸學術上夙自令成學派,殊為針灸學者所推崇。 第三页,共107页。李国政(ɡuó zhènɡ)教授简介 ①董氏针灸真传传人②贵阳中医学院针灸学客座 ③辽宁省特种针法研究会聘任名誉理事及国际培训部教学教授 ④沈阳沈河区第六医院特约顾问⑤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客座教授(kè zuò jiào shòu) ⑥辽宁省中国传统疗法国际培训中心客座教授(kè zuò jiào shòu) ⑦中华民国内功学会聘任顾问⑧中华民国整体美容协会顾问 ⑨台湾省气功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⑩台湾特种针法研究所主持人第四页,共107页。穴道(xuédào)概述:本人先祖之针灸医术设人体穴道为七百四十个比较正统经穴三百六十五个穴(多),此七百四十个穴分布在左右手臂?足?腿?面?耳等处,区分为十部,即:两手手指(shǒuzhǐ) — 一 一部位两手手掌 — 二 二部位两腕至肘 — 三 三部位两肘至臂 — 四 四部位两足足趾 — 五 五部位两足跖掌 — 六 六部位两足小腿 — 七 七部位两膝至股 — 八 八部位 第五页,共107页。两耳 — 九九部位左右面部 — 十十部位以上十部一一部位穴道做多,五五部位最少,每穴均有专名,各司治疗本职,但实际常用(chánɡ yònɡ)者约二百余穴,姑且名之为正经奇穴,但有兼治全身病效力,而胸背腰腹均不设穴,而作为三棱针的主要部位,此外尚有「不定穴」与「天应穴」相类似但作用不同,凡遇病因不明,施针后收效不著,即用「不定穴」下针指挥之,使奏奇功。第六页,共107页。(乙)针法优点(yōudiǎn): 用董氏针法具有下列优点:(一)四肢面耳各部取穴,施针治疗各病时,毋需刺及胸?腹?背?腰之必要,避免各种危险。(二)施针用「正刺」?「斜刺」与「上转」?「下转」手法(不采取补泻手法)故无理论上之拘泥(jū nì)。(三)施针深度,浅者二分,深者一寸五分,甚少发生晕针现象。(四)注重肤色气血之查看,施针后所取之穴是否对症,即可查出调整。第七页,共107页。 (五)奏效神速,即显反应,立除沈疴。 (六)不采「捻针」或「捣针」以及弹?掏?烧?啄等手法减轻病患之痛苦。 (七)医者如明查病因,看清穴道,在老练的手法下疗病,则可迅速而不劳顿。 (八)针法经「口传」「面授」指示穴道与诊法正确(zhèngquè),易奏奇功,减少 病患痛苦,不致偏差。第八页,共107页。诊治(zhěnzhì)方法本针法必须与诊断相配合,但董氏诊断方法(fāngfǎ),系先查两手或胳膊颜色,次看看两脸颜色,两者合参详断,即可查出病情与症状。然后循经穴道,未有过失,其治法比较切脉与不经诊断迅行施针者,其效尤彰。第九页,共107页。出血(chū xiě)法 本针法时以三棱针出血方法配合应用,此效更大。例如,某种病症几次对症取穴,未有反应者即应查明血管有无阻滞现象,此时先在有关部位施「三棱针」出血少许,再行对症取穴,病症自愈。如头痛或小腿发炎(fā yán),屡治不愈者,即在有关经络之脚面放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