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ocx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第 PAGE \* Arabic 1 页 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实践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理念正在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生本”教育理念转变。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善待,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对教师权威提出了挑战。我国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惩罚权限,没有明确的规定,当学生违反学校规定,教师不知如何去管,这大大降低了教育惩罚的实施;加之人们对教育惩罚的本质缺乏正确的理解,一旦教师行使了教育惩罚权,就会遭到过度的关注,面对更多的“问题学生”时,教师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公民与道德研究中心主的檀传宝教授认为,应当赏罚分明,他指出,奖赏和惩罚是教师独特的权力,剥夺其权力是非理性的。①马卡连柯也认为:在日常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惩罚,既是教师的权利,同时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②然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教育惩罚? 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有没有范围限制? 要不要规定教育惩罚的适度性? 我国小学教育惩罚的现状如何? 对处于心理发展急速变化阶段的小学生进行教育惩罚是否合适? 哪些才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惩罚策略? 如此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澄清,不仅关乎对教育惩罚本身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关系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 二、 文献综述 根据文献记载,《诗经?周颂?小毖》最早对“惩”、“罚”进行了解释③《辞海》对“惩”的阐释包括:对有罪的人进行处罚,让他感到害怕,制止他的不当言行。对“罚”字解释是对那些已经犯下罪行的人进行惩罚。《心理学词典》中把惩罚看作是一种厌恶刺激,会给违反规定(规则)的个体带来身心两方面的不愉悦体验。①《教育大辞典》中则把惩罚看作是为降低某种行为出现概率而施加的负性事件。②教育惩罚体现出一种教育价值或“教育性”。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惩罚的整个活动中,教育惩罚实施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使受教育者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良行为;其实施过程中也处处体现教育性,其人道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惩罚阶段; 使用的惩罚手段必须尊重犯错者人格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规则,最终促成受教育者思想启迪和心灵成长,其目的是通过惩罚让受教育者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而维护自身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本文把教育惩罚界定为:在教育活动中,针对个体或集体不良行为,在不侮辱学生人格,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给予否定或适当的惩罚,使学生明辨是非,以预防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维护校规校纪。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最脆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向少年过度,从幼稚到成熟。在小教育阶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教育惩罚在小学教育中有着其独到的价值和作 用。小学中的教育惩罚也应当是一种教育性的惩罚,是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 第二章 教育惩罚的依据 一、 教育惩罚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上的惩罚是指通过实施各种影响,来降低有机体相应行为的发生频率,或者是激发有机体相应的情绪体验,以达到悔过自新的目的。不可否认,惩罚必然会对个体的心理带来各种影响,但究竟会带来何种影响(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则遵循着一般的心理规律。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挖掘教育惩罚的心理学依据,能够更科学地了解教育惩罚对人的影响,也能够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惩罚的方法、原则、内容、形式等。目前对惩罚进行深入研究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和班图拉对惩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指出,强化在有机体学习行为的发生和改变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惩罚本质上是也是强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有机体实施惩罚,一种是提供一个厌恶刺激,使得有机体为了避免厌恶刺激而改变行为或行为的频率。例如,在班级管理中,有的老师喜欢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罚站,罚站本身是一种厌恶刺激,学生为了避免以后还要被罚站,就会改变自己以前导致罚站的各种行为或行为的频率。另一种是取消一个原本就有的积极刺激,使得有机体为了再次获得该积极刺激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行为的频率。例如,在班级管理中 ,有的老师喜欢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如佩戴小红花、发给笔记本 、奖状等),一旦学生的表现出现偏差,就取消这些奖励;学生为了再次 获得奖励,就会改变自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