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探险的故事精你看过几个.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人探险的故事精你看过几个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了不起的事件。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1371 年出生于云南昆阳,回族,世代信仰伊斯兰教。他的 父亲名叫马哈只,曾到过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所以叫“哈只”这是将荣誉赠给到过麦加 朝圣的伊斯兰教徒的专称。从云南到麦加,相距万里,马哈只是徒步前往的,历经千辛万 苦,自不待言。 父亲回到云南后,经常像讲故事一样地谈论起旅途中的见闻,当然也宣扬自己如何本 着坚韧不拔、追求真主的精神而到达麦加。年少的郑和听后无比兴奋。在见多识广的父亲 的影响下,强烈的好奇心早已萌芽。他曾暗暗思量,如果有一天自己有机会到广阔的天地 间去遨游,该是多么幸福! 所以,从少年时代开始,郑和就很注意锻炼身体,培养毅力,潜心阅读史籍以及航海 知识等。洪武十三年 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三保被掳入明营,后做了太监,进 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他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朱棣登基之后,御赐“郑”姓, 并改名为和,宣德六年 1431 年钦封郑和为三保太监。 永乐三年 1405 年七月十一日,郑和率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南京、太仓一带至福建 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庞大的大明船队,从此开始了向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 他一共经历了 28 年,分七次下西洋,经过的地点有:新州港,曼谷,满刺加,旧港,柯 枝,古里,忽鲁谟斯,刺撒,阿丹,天方,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30 多个国家,航海 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助马来西亚建 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促进了我国与亚 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433 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也就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在这次航程中,郑和前往麦加, 实现了一生的心愿。也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郑和下西洋,在地理学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价值信念, 更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郑和给我们的启示是久远的。大海辽阔无边,我们的所知极为 有限,勇于开拓、不达目的地永不停止的精神将鼓舞着我们不断探索新知。郑和的航程没 有停止,我们跟随着他的脚步,将去向更无垠的远方。 徐霞客二十八岁那年,来到温州攀登雁荡山。他想起古书上说的雁荡山顶有个大湖, 就决定爬到山顶去看看。当他艰难地爬到山顶时,只见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 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罢休,继续前行到一个大悬崖,路没有了。他仔细观察悬崖, 发现下面有个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条长长的布带子系在悬崖顶上的一块岩石上,然后抓住 布带子悬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发现下面斗深百丈,无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带,脚蹬 悬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备爬回崖顶。爬着爬着,带子断了,幸好他机敏地抓住了一块突 出的岩石,不然就会掉下深渊,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断了的带子结起来,又费力地向上攀 援,终于爬上了崖顶。 还有一次,他去黄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当地人告诉他有些地方积雪有齐腰深,看 不到登山的路,无法上去。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势 越来越陡。山坡背阴的地方最难攀登,路上结成坚冰,又陡又滑,脚踩上去,就滑下来。 徐霞客就用铁杖在冰上凿坑。脚踩着坑一步一步地缓慢攀登,终于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 看到他都十分惊奇,因为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经好几个月了。 他还走过福建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 “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 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他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悬溜下来的。 徐霞客惊人的游迹,的确可以说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始于 1271 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 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 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 17 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 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 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 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 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 布。 徐霞客 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

文档评论(0)

188****38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