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研究
摘要
我国2014年修订的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
审查制度,2018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
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 《行诉解释》)又设专章对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并审查制度进一步细化。尽管如此,这一制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仅行政诉讼原告在起诉时享有针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请求审查
权,而同样处于权利待救济状态的类似原告地位的行政诉讼第三人,
无权在原告未提出审查请求时,提出该请求。其二,行政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诉讼权利缺失,其在整个审查程序中的参与度过低,不利于
维护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权威性,以及制定机关自身的正当权利;其三,
现行一并审查制度中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认定方式法律约束力有
待加强;其四,人民法院审查后的司法建议权和备案制度,其监督力
度和效果同样存在上升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可作出四点改
进。其一,将行政诉讼第三人纳入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一并审查行政规
范性文件的主体范畴,以充分保障其诉讼权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其二,
当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与行政诉讼被告不同一时,制定机关可以
行政诉讼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以保障一并审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充分落实制定机关的答辩权;其三,人民法院经过一并审查后,
可以就其合法性问题作出评价性的判决,以督促法院提高对规范性文
件合法性认定的准确性,强化其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力度;其四,在第
I
摘要
三点的基础上,规定法院有在判决生效后向制定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的
义务,并且,对经审查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有权向有撤销权
的机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敦促其督促制定机关自我修正,或直接作
出撤销、变更决定,以加强一并审查制度司法监督力度。
关键词: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行政诉讼
II
目录
目录
引言1
一、我国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的要素3
(一)一并审查程序中请求审查的权利主体3
(二)一并审查案件的管辖法院4
(三)一并审查程序中人民法院的审查内容5
(四)一并审查后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6
二、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8
(一)一并审查请求权主体未包括第三人8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诉讼权利缺失11
(三)一并审查后的认定方式对审查法院的约束力有限13
(四)一并审查后司法建议的法律效果不确定16
三、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尚存问题的原因分析18
(一)一并审查制度对第三人权利的救济意识不足18
(二)一并审查制度对文件制定机关参加诉讼重要性认识不足20
(三)一并审查制度功能定位存在偏差21
(四)司法谦抑性对一并审查制度的影响过度22
四、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完善的建议25
(一)赋予行政诉讼第三人一并审查请求权25
(二)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行政诉讼地位26
(三)采用更具约束力度的一并审查认定方式28
(四)强化一并审查后人民法院司法建议的法律效果29
结语32
参考文献33
致谢36
IV
行政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研究
引言
世界各国的行政法律体系中,在构建、实行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制
度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值得我国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也在充分吸取经
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即行政规
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我国虽然早在2004年就已经存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
一并审查案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实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