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千年到他(杜甫爷爷)家
杜甫草堂中的“草堂”是杜甫爷爷在成都的家,当年(公元759年),爷爷一家为躲避战乱,来到成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静、风光秀美的浣花溪畔,建了几间茅屋,茅屋的名字就叫——草堂。爷爷一家先后在这里居住了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咱们一起乘坐时光机,穿越千年到爷爷家做做客吧!
一、活动准备(缤纷万花筒)
爷爷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富庶的成都。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我们从爷爷写的《成都府》来看看一千年前的成都怎么样?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原来一千多年前,成都就是如此繁荣。在相对安定的成都,杜甫准备在此安家落户。花了近两年时间,杜甫爷爷在茅屋的周围种树、种竹、种花、种菜、种药材,陆续建筑起疏疏落落的亭台,他的生活终于安定下来。咱们来读读下面的诗: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
(浣花溪由西向东流,在溪水的上游溪畔,当地的亲友裴冕选择有树林池塘,景色幽雅的地方帮助杜甫一家筹建“草堂”。)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于韦先生家里的白瓷碗色泽胜过白雪,我爱之急切,急忙拿回自己的草屋的情形让人感到可怜。)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我向县令萧实您讨要桃树苗一百根,在春天之前送到浣花村这里来。)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我的屋前没有绵竹,幸得从朋友处移来一株,让它那青绿的枝叶在门前翻卷,像滚滚波涛一样。)
……
孩子们发现了吗?杜甫爷爷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他曾说:“诗是吾家事。”在这里,他还写了许多赞美自然的诗。
他看他眼前的花木是——
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田舍》
眼前的虫鸟是——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之一
说到春夜的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夜晚的幽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之二
再读读下面两首诗。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 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黄鹂轻啼,白露展翅。远眺西岭,门泊行船。溪水流动,村中幽静,燕子飞舞,白鸥相伴。妻子画棋盘,儿子敲鱼钩……这样的田园生活是不是很惬意呢?
二、活动过程。(草堂总动员)
1、“草堂”指南针
(附:杜甫草堂景观线路图)
看地图,找到你所在的位置→再找到地图上的 “茅屋故居” →用彩笔勾画最佳路线图→按勾画线路出发→“茅屋故居”集合
2、亮眼睛勾图
咱们一起去游一游、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地方画上“√”。
柴门 ( ) 茅舍( )
小径( ) 屋前石桌( )
菜地 ( ) 屋后小溪( )
杜甫爷爷的《绝句》,大概是站在哪个方位创作出的呢?
“西岭雪山”在我们背对茅屋的哪个方向?我们可以这样跟别人介绍,杜甫爷爷的茅舍“草堂”坐( )朝( )。
3、“草堂”小画廊
以前,爷爷除了喜欢在茅屋周围种菜,还会种树、种竹、种花、种点药材什么的。种出来的蔬菜和药材除了可以供家人用,还把这些菜和药材跟邻居们交换成别的东西:米、面、布匹……
你觉得爷爷家周围还会是什么样的?画一画吧!
4、小小侦查员
咱们走进爷爷家里,看看爷爷有几间茅草屋?分别是爷爷的 、 、 、 。每间屋里都有呢些陈设呢?
三、活动尾声——“草堂”聊天室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当年杜甫草堂的遗址,根据杜诗中的提示重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故扩建。如今杜甫草堂保留着明朝时的建筑格局。
说说,你觉得杜甫爷爷的家怎么样?想象一下,爷爷一家在这里一天的生活,想想他们在干些什么呢?
……
杜甫爷爷平常还会在家里做些啥?跟小伙伴们和爸爸妈妈讲讲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