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PAGE
PAGEPAGE 5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三
第三单元基本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是怎么样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总特征:
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实质和核心:
矛盾规律 (第九课)
根本要求:
创新 (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形而上学
对
立
孤立
静止
片面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整体设计
第一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设计
导入一
很久以前,有个县官,他非常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老虎,可是他画得不好,但又霸气得很,不准别人说不好。有一次他又画了一只老虎挂在堂上,问一个机灵的下属:“你看我画得像吗?”下属答:“我不敢说。”“为什么?”“我怕。”“你怕什么?”“我怕老爷。”县官一听,有些得意,便追问道:“老爷怕什么?”“老爷怕皇上。”“皇上怕什么?”“皇上怕天。”县官一想,对啊,皇上不是“天子”么,当然怕天,“天怕什么?”“天怕云彩遮住。”“云怕什么?”“云怕风刮。”“风怕什么?”“风怕墙挡。”“墙怕什么?”“墙怕老鼠钻洞。”“老鼠怕什么?”这时候下属说了:“怕、怕、怕老爷画的这个东西。”
问题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呢?
学生回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很好。 这个例子生动地表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表明整个世界是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找出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什么内容?
推进新课
(一)什么是联系?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特性(特点、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内容:(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过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那是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有联系.
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小黑板)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错
2、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对
3、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错
4、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对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板书:(1).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问题情境 :杀狼保鹿
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枪声在森林里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得到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地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的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问题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狼和鹿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且这种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不能破坏它,否则会受到惩罚的。
教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一些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