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子诗歌理想
海子诗歌理想探析
摘要 作为一位在短短五年时间里(1984-1989)就创作出将近三百首高质量的抒情短诗和数万行总名为《太阳:七部书》的“大诗”的诗人来说,海子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于同时代诗人的诗歌理念。在后来的写作实践中,更不断超越和发展完善,形成独具一格的诗歌理想。本文试图结合海子具体的诗歌创作,从考察其诗歌理想的形成流变历程出发,探析其诗歌理想的深刻蕴含、独特诗意、诗艺韵味,以及对当代诗歌的意义。
关键词:海子诗歌 理想 诗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海子的出现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的一个神话,也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中国诗歌大师之一”,他忧郁而多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与理性主义的批判精神。海子大约是在1982年开始写诗,其时,笼罩中国诗坛的是方兴未艾的朦胧诗潮。作为刚开始写诗的校园诗人,海子也是从模仿朦胧诗开始的,一直持续到1984年前后。此后,虽有反复,但海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写作理念:不同于朦胧诗人关注自我外在世界定位的情感倾向,海子更关注内心的自我体验。朦胧诗的衰落,新诗潮的兴起,文学“寻根”运动的出现带来诗歌艺术的变化,以及诗人自身阅读写作实践的深入,促成海子诗歌“寻找自我”写作的开始。《亚洲铜》(1984年)反映出海子在“追寻自我”写作历程中的印记。
在诗歌意义上,《亚洲铜》表现的是如何凝视家国和民族的历史,
如何在历史和现代的省思中找到关照当下的文化视角,以及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或诗学传统的意义。“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这是一首过渡作品,从中可看出海子在写诗初期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热点的契合,和当时诗坛的“寻根”思潮有很大关系,诗中些许纯洁意象是诗人超越同时代诗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可以解密一些与海子此后写作有关的密码:海子诗歌只有写作时间,没有时代,他不为任何具体时代而歌,他要咏叹的是恒久,带有本根性的人生、神性和生命主题。即使在写作之初,海子已经有意无意地偏离了时代的主题,远离了社会热点,表现了与主流不一样的一些特质。他的诗常常有意识地远离社会表层喧嚣,而更关注生命存在本身,致力于精神和艺术本质的探寻,“于人间烟火缭绕中通往超凡脱俗的高远的神性境界,并借助这神性光辉,冲破当代文化和历史的樊篱,提升了时代的诗意层次和诗意境界。”
一 超越抒情,寻找实体
纵观海子的整个诗歌生涯,抒情诗贯穿了他写作的始终。在写作前期,诗人全情投入,为尘世而歌,为理想而唱。但很快,他就厌倦了这种“自我官能抽搐和内分泌”的抒情写作,这种转变主要来自诗歌理想的更新。他开始倾心于荷尔德林的“令人灵魂颤抖”的诗,“从荷尔德林我懂得了,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对于官能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诗歌的全部秘密是什么?
要热爱生命不要热爱自我,要热爱风景而不仅仅热爱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身、天地之间的秘密”。可见,海子已经倾向于思考人类形而上的一些内容,而不仅仅是对尘世的歌唱。超越单纯歌唱和抒情性质而上升为哲理思索的诗歌,必然会交织神性的光芒,一种俯仰天地以救赎世人为写作对象的诗歌则会出现博爱的情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海子后期的诗歌中经常会出现 “悲天悯人”的诗句的原因,如《四姐妹》、《春天,十个海子》等。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是如此。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中体现了一种基督教救赎世人,甘愿自身受苦的悲悯情怀,这大大提升了诗的精神维度和哲思深度。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海子写作的后期,一种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已经出现。诗中透出的空灵剔透而又质朴自然的诗意,已经达到圆润并完全成熟。诗无达诂,靠近中国古代朦胧美丽的意象,让初读者将之理解为一首轻快明丽、健康开朗的诗歌:“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更深入的解读者则可以从诗歌的前后延续关联看出,海子的诗歌理想是追求“民族和人类合一的大诗”,在
冲刺的过程中,无论多坚强的战士,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不会始终一往无前、激情澎湃,时时保持昂扬的斗志,而会偶尔流露出稍息情绪和暂时退让的小憩心态。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种心境,遥远的“远方”遥不可及,这让他痛苦又幸福的所在时时折磨着诗人,有时不仅会想:罢了罢了,“从明天起”,放弃对远方的追求,安心享受尘世的幸福,“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享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