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爱莲说新课导入目录字词乐园CONTENT新课解析拓展练习0102030401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出生于道州营道(今湖南)宋代思想家,代表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1068)擢为南康军(现在江西星子县)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章法极为严密,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很值得品味。第五单元音频视频/诗歌朗诵%20-%20爱莲说%20-%20朗诵版.mp3聆听朗读,览文正音《爱莲说》02字词乐园字·词·音yūzhuó甚蕃 淤泥 濯清涟 不蔓不枝 噫亵玩 颐 隐逸 fánmànyìliányíxièyì古今异义字·词·音(1)亭亭净植(古义:立今义:种植 )(2)宜乎众矣(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之清字·词·音一词多义水路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濯清涟而不妖( )清澈香远益清( )清香焉鲜字·词·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语气词故日月星辰移焉( )兼词陶后鲜有闻( )少芳草鲜美( )鲜艳词类活用字·词·音(1)不蔓不枝( )(2)香远益清( )蔓:名词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作动词,生枝杈。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 出去;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文言句式字·词·音(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判断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被动句,染,沾染污秽省略句,谓语“濯”前面省略了主语“莲”。03新课解析描写角度描写特征精读课文新课·讲解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形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观赏新课·讲解2.作者赋予了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角度特点品质(品格)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环境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媚于世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态美德布于四方,香名远扬香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坚守节操,端庄严肃,被人敬仰观赏新课·讲解3.文章咏莲,却写了菊和牡丹,在作者的眼里,这两种花还指代什么人? 菊:隐逸者。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称为隐士。牡丹:富贵者。追逐名利富贵的人。4.这三种花都有人喜欢,哪一种花喜欢的人最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当时的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新课·讲解5.三种花作者都喜欢吗?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予独爱”三字表明作者只喜欢莲,也可以说成是只有作者才喜欢莲可见当时的社会追逐名利已蔚然成风,道义已荡然无存。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作者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6.通写一种自然物来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写法叫做什么?托物言志。写法·指导1.不露痕迹的反衬。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描写莲花,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写法·指导2.拟人手法的运用。 《爱莲说》并不仅仅是在赞美莲的纯洁,而是将莲赋予人的性格,人的气质,人的品格,从讴歌莲的角度讴歌了社会中那些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志士仁人,同时也寄寓了作者本人的志向,这样的拟人,不仅避免了锋芒毕露的议论,也加强了文章的可读性。04拓展练习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环境虽然已经很好了,但也可能有不如意的地方,甚至于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可能是特别严重的。那么在这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